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纵轴柱型全景(常规柱型全景是水平构图)
9 x$ e. {% y ]2 H' P0 C柱型全景(Cylindrical panorama),常规都是横构图,其实就是球型全景(Spherical panorama)的一个局部。
: ^, t2 [: @1 w9 X7 V6 `全景摄影术最初就是这样的,最早的全景摄影机是扫描式拍摄,有非360度的称为“宽幅全景”,360度的为“柱型全景”。
0 b! K7 H( M, G9 ]! }数码时代用拼接方法拍摄,以南北极的 “地轴” 为轴转动拍摄一圈,称“单层柱型全景”。无论胶片时代的全景转机,还是数码时代的接片全景,都是以垂直与视平线的纵轴,进行水平转动拍摄而成的。- ]9 b* g# e6 a5 Z& C$ {
7 y k0 P6 C6 Y" Y$ l, j
球型全景9 A3 O& L& W. T2 J6 y1 \! J' K
如果需要更大的俯仰视角,只要俯仰多层拍摄即可。: I+ v9 h, J1 k
而全景云台的设计就是以此原理,纵轴水平转动360度,横轴纵向180度,覆盖了整个球面。
- N; n- ~. A5 {( h全景,需要更大的视野。于是从柱型全景,逐渐发展到数码时代的球型全景。& n! i/ y; d) n* x: Y: L P
& V, z. P: Q4 V6 D- h横轴柱型全景(横轴柱型全景是竖构图): ?4 c' g+ y' X5 @
慢慢地,人们又从球型全景中,发现了其中有局部竖构图可以脱离球面画布而独立成为很好的作品。# j* r, A! q$ g3 @5 R) E5 k. M) s8 f
于是他们把其中美好的竖构图,从球型全景里面“切割”出来,以巨幅艺术微喷打印呈现在画廊中。
# `( u( t# v5 O, U3 f) j, k这,就是2017年初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村慧空间画廊举办的《全国优秀全景摄影精品展》。6 b/ J9 n" _2 R2 H, n0 i; u8 n
i; k' {; n i* ~. V% Y热衷于竖构图的摄影师们发现,仅仅从鱼眼镜头拍摄的球型全景作品中“切割”竖构图,虽构图震撼,但画质难以自满。3 d7 W! I, k* o
追求高画质的他们,纷纷换以更长的焦距来拍摄矩阵全景。
; X6 e: \" {2 ^* f但是更长的焦距,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仅仅为了一个竖构图,而花费很多的前期后期工作很费时费力。$ h- [/ ~ F7 H2 a0 U
为了提高效率,甚至不惜舍弃某些不需要的拍摄视角。
( H1 s! [6 Z. ~9 v4 Z: E* x9 g于是就出现了相对于 "单层" 水平全景的 “单列” 竖构图全景。
8 E- V! }1 P) `6 u) ?0 R) u
# }1 m: t9 Q+ d8 D' M# w出现的问题5 `6 [% K1 {5 _! ~7 G/ C4 j0 G
竖构图的拍摄,相当于把柱型全景的画布立起来了,如果仍用云台拍摄,纵向“单层”是没问题的。
9 {; n% g) q7 H) |: j0 p" |( N/ I, E7 l# G0 H
9 w+ h& R4 b* L! K* F9 }但是当摄影师发现,其所用的镜头视野不够宽广,需要增加 “列数” 时问题来了:( z& C+ ?* \2 @! p; m' {" x P6 V. ~
所有的列,都会在天地极点处重叠,使竖构图在中间部位变窄了!
P7 z( U' x2 F- e4 T I1 s! f$ i
原因4 r6 V7 N; Q" A, z$ k; o0 K! y' ]$ C
这是因为云台运动规律造成的:
% G& _4 o7 x6 }. L- ^ t正常安置的云台,镜头是按照球体的经纬度运动的,因此横构图的多层之间都是平行的;2 E$ V& q2 D1 v8 |) X$ Q
而按列拍摄时,镜头是按照球体的经度运动,所有列都将在天地两极处交汇重叠。0 S/ v# x& Y7 \' h1 }
# M& d+ c1 d& `& Y0 c2 o
解决办法很简单$ M( w6 B) l5 k2 q* f+ D$ @
非常简单:只要把云台横置即可!
3 r& c3 ]4 i n6 G云台横置之后,原先的行变成了列,各列之间相平行,于是,上中下各处宽度一致的竖构图全景就成功了。
( u! E/ |# |8 w% Z6 k0 P
$ L- R L. i; P( m0 c/ j
8 ]. J- H: u3 Z4 r如上图,原先的三脚架轴心横过来,变成了横置的“雨伞”,伞边就是镜头视线的运动轨迹。
7 x, c- P# V; s5 u! ~/ ~当拍摄“单列”全景时,只要按中间的红圈转一圈即可。
! n3 f. }. v- i1 h; f' e% \& `如果嫌画面太窄,则可以稍微 “收伞” 一定的角度(镜头左右偏转,相当于以前的俯仰)拍摄。
/ l) M+ z1 C6 B+ G' U; T1 ]. O这时就变成了两把对顶的雨伞,向左偏移,就是左伞收缩(绿、黄圈);向右偏移,就是右伞收缩(蓝、灰圈)。
6 ?( ]- {; L% {) C4 Y/ m如果还不够,就继续“收伞” 拍摄,直至满意。7 B7 l; |1 S" v4 a#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