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写一本关于全景摄影的书,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购买,愿意出多少钱?

   关闭 [复制链接]
查看205084 | 回复263 | 2012-11-20 09: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希希视觉 | 2012-11-20 0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保证,关于全景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个贴子里提出,但凡我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东郭先生 | 2012-11-20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空口无凭,你说你懂,高手多了去了,你要先搞点东西出来啊,在这里面混得,你说全景知识大家多多少少都懂些,拿出东西来,才好说事。
联横合纵 | 2012-11-20 12: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2-11-20 12:32 编辑 - [: ]8 F, l. l

' a* H8 @& Q5 ~, x# f; c我举双手赞成,现在出书的人很多,大部份都是自我吹捧的自传,有创意的技术书很少,摄影的书也是重重复复的讲着几十年的技术话题和对着相机说明书的照本宣科,学习全景拍摄的人很难找对一个学习的方向,佳因找不到一本实用的全景书,网上Q群跟错人学就被带到沟里。/ d0 \6 g- @4 X
书买多了会汗牛充栋,但你够胆出我自然一定会买,好看就作经典收藏,就算买了信口雌黄胡说八道的书也损失不大,起码还可以用于垫锅底。
蒙太奇 | 2012-11-20 1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自知之明,知道鱼老师是权威。
( ~7 E' x; n( d$ F6 X# c/ o可是又有点没有自知之明,谁都不认识你,怎知你是不是专家?
诸葛悠悠 | 2012-11-20 13: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省省吧
鱼眼在天 | 2012-11-20 13: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2-11-20 12:30 * [. b( h+ B$ G& m7 `. I5 `
我举双手赞成,现在出书的人很多,大部份都是自我吹捧的自传,有创意的技术书很少,摄影的书也是重重复复的 ...

$ s/ l, _, t( f- C: {不怕被带到沟里  反正我不花那个钱  嘿嘿
鱼眼龙 | 2012-11-20 14: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2-11-20 12:30 % R& t6 |. {8 E& _5 G
我举双手赞成,现在出书的人很多,大部份都是自我吹捧的自传,有创意的技术书很少,摄影的书也是重重复复的 ...

6 L, s- E, d4 F6 m5 j
4 l3 Q2 s$ T" W: w, B. J& m我也举双手赞成,确实是因为这方面的书实在太少了!  I6 I/ n: ]; h2 J! t3 {
楼主以为我是卖设备的,说明楼主对我还不了解。, x1 b5 _8 x! M" R
我玩全景摄影多年,仅仅是去年在大理办展时,受共军吉普和大山的怂恿才开始代理全景设备,因为他们觉得全景玩家希望我能做这事儿,既能赚钱,何乐不为?* L4 Q  Y" u" a( F
我也想过要写书,也多次有人约稿。自己也试着列过提纲,却越写越觉得难,越写越觉得知识不够。
+ |# h) Y& O, k/ J0 D无论是开坛、开群、代理设备、组织培训、写书、办展,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爱上全景摄影。
, d* ]  g7 L7 K6 M/ o. h; `' N+ P) s
我倒是可以回答楼主是否有人买的问题,答案肯定d !" k% s# u+ V9 F! Z% S
连国际铜奖得主联版这样的专家都说要买,管他是真的假的,反正我相信买书的不用比出书的拿出更大的胆子。但愿如楼主承诺:能提供“更好的资料”。; v" y. P7 {- \7 \- y$ {/ _& i+ s
procolor | 2012-11-20 17: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方面书籍的确是非常少,书店里是几乎没有。初期我在“当当网“上买过一本。
  C2 X" ?2 q0 R, x* b- X$ J5 M叫"三维全景摄影 专家技法”  出版社是 电脑报电子音像出版社的。) ^% S1 i$ V6 E- V  Z) @* G
还行,有想启蒙的,可以尝试搜一下此书。
虚若 | 2012-11-20 18: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希视觉 | 2012-11-20 1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么多热心的朋友,给了我试一下的决定。我先拟个题纲,然后把内容充实一下,遇到哪儿有问题,哪儿就写详一点。这样慢慢内容就多了。
cinta | 2012-11-20 21: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期待实用的全面的技术资料,不是重重复复,当复印机
+ }1 s. D( @4 P( o  C9 g要不就像联版说的那样:用于垫锅底。。
希希视觉 | 2012-11-20 2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一段百度的资料。当然有些地方我还是会改写一下。! V+ A: R& p0 G. n

7 D) ?' T% N4 t% d, K' q3 h全景照片,又称为全景,英文是PANORAMIC PHOTO,或PANORAMA,通常是指符合人的双眼正常有效视角(大约水平90度,垂直70度)或包括双眼余光视角(大约水平180度,垂直90度)以上,乃至360度完整场景范围拍摄的照片。传统的光学摄影全景照片,是把90度至360度的场景((柱形全景))全部展现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把一个场景的前后左右一览无余地推到观者的眼前,更有所谓"完整"全景(球形全景),甚至将头顶和脚底都"入画"了。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互联网上显示,并使用户用鼠标和键盘控制环视的方向,可左可右可近可远。使您感到就在环境当中,您好像在一个窗口中浏览外面的大好风光。
, t$ f' _* r  Z( D. ?) e' F
希希视觉 | 2012-11-20 2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2 19:55 编辑 % m5 `4 I$ ^; D3 w" m; S! ~) J
! A& P: h, C0 o- X# }4 A

8 `' X2 [8 f, G1 T/ h, h$ c; I: t全景技术发展
% ~, s9 ^1 |7 X$ s
6 I! z; g2 ]. A8 `- i2 N
以上摘自李景超老师在百度百科对全景摄影 的定义,为我们描述 了全景摄影 的实质。
过去,价格昂贵的全景摄影机可以拍摄360度的高质量全景照片,但它却没有展示自己场地,只有计算机和互联网才使她有了全新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这就是Internet的魅力。
  全景摄影的英文名称是Panorama。您只要用这个英文单字作为关键字在互联网上搜索一翻,就会发现许多网站向您提供全景照片或相应的制作软硬件,国外有很多人正在做这件事:大学校园,旅游公司,软件厂商,商品广告,地方政府机构,个人爱好者,摄影工作者等等。除了整个网站以外,还有大量网页频繁出现Panorama这个单字。能提供全景照片的网站比比皆是,虚拟旅游,虚拟公园几乎成了全景摄影的代名词。
6 Y) ?" M7 H7 H9 p% H% x: O3 Q  其实,全景摄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D图形技术,它发展较快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下述几个优点:
, _- q( o- y* e9 P  * 实地拍摄,有照片级的真实感
, d& @. n& y. I( _- G9 w6 P  * 它有一定的交互性,您能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看天,看地,看左,看右,看近, 看远。 - H3 m# }* T) J& C  }' a
  * 它不需要单独下载插件,一个小小的JAVA程序,自动下载后就可以在网上观看全景照片。总共下载的文件100--150K即可,下载时间仅需1分种左右。 $ B6 j2 I5 U+ ?  _! @. s* \" ~
  几年来全景摄影从简单的柱形全景,发展到球形全景,对象全景。球形全景视角是水平360度,垂直180度,即全视角。可以说您已经融入了虚拟环境之中了。
. q! D) e7 p  L7 Q, y   ) V: G# @3 I9 B4 {* D* t/ x9 P# f
全景的分类: 
! f1 o4 f$ a1 |0 n8 r" d 柱形全景:柱形全景是最简单的全景摄影。您可以环水平360度观看四周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鼠标上下拖动时,上下的视野将受到限制,您看不到天顶,也看不到地底。这是因为用普通相机拍摄照片的视角小于180度。显然这种照片的真实感不理想。 : `% Y, ?' Q  k: G; K

  `  k: Q- z. {5 U4 a& s/ y  球形全景:球形全景视角是水平360度,垂直180度,全视角。可以说您已经融入了虚拟环境之中了。球形全景照片的制作比较复杂:首先必须全视角拍摄,即要把上下前后左右全部拍下来,普通相机要拍摄很多张照片。然后再用专用的软件把它们拼接起来,做成球面展开的全景图像,最后选用播放软件,把全景照片嵌入您的网页。不是所有的制作软件都支持球形全景。有的专业公司提供球形全景制作的全套软硬件设备,但价格昂贵。 & c3 L5 E* t/ R$ \: z9 j3 y' Z
# m2 m! F; b( g1 B
  对象全景(Object Panorama):对象全景是瞄准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的,它与风景全景的主要区别是:拍摄时瞄准对象(如你要拍摄汽车,汽车就是对象),转动对象,而不是相机,每转动一个角度,拍摄一张,顺序完成。然后选用对象全景的播放软件,并把它们嵌入你的网页,发布到您的网站上。 对象全景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商品和玩具展示,文物观赏,艺术和工艺品展示等等。
1 \2 G, O; I( R% s& H+ R$ v4 _( r+ I9 o6 M* J! `
全景照片应用领域: @7 m. X. I6 `+ s
+ O; U# B0 B/ Z9 b
对象全景则主要是瞄准电子商务,用以展示商品,工艺品,古代与现代艺术品等。 . W9 w/ _. V& S, _) v
  归纳全景摄影的应用领域大概有:商品的广告与推销(电子商务的虚拟商场),远程教学,旅游业,新闻机构,娱乐业,多媒体演示,建筑业,古建筑艺术等。 # f5 P2 i0 g1 v& V
  全景技术非常适合于下列的领域的网络展示: 2 t& h$ p; K# A& ]
  宾馆、酒店:利用网络,远程虚拟浏览宾馆的外型,大厅,客房,会议厅等各项服务场所,展现宾馆舒适的环境,完善的服务,给客户以实在感受,促进客户预定客房。
7 R) L8 C1 n$ p9 L- S/ Q7 e# _  g  房屋销售:房屋开发销售公司可以利用虚拟全景浏览技术,展示楼盘的外观,房屋的结构,布局,室内设计,并可以用来制作楼盘的介绍光盘。购房者在家中通过网络即可仔细查看房屋的各个方面,提高潜在客户购买欲望。 更重要的是,采用全景技术可以在楼盘建好之前将其虚拟设计出来,方便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期房的销售。 旅游风景区:以优美的360度全景照片,显示景区内的优美景点,给旅游者以身临其景的感觉,可以用来制作风景区的介绍光盘,也可以作为旅游公司吸引游客的绝好工具。   H+ C! @* n! X$ F0 a+ u
展览会、展览馆的虚拟现实展示。 ' S8 t' r$ V+ ?. x
( b( @. G+ [  g" Q9 Z8 `8 k
电脑、手机上的全景,让全景发展日新月异6 u5 H/ s& r5 d9 p2 i) I2 j! |
  早期在传统使用底片的相机时,便有所谓的全景相机,透过相机环绕一周,采用类似扫描的方式,记录下水平一圈360°,在当时,是没办法处里天空与地面的问题。 采用"全景"一词来代表包含天地的球体(Sphercial)或是立方体(Cube)投影的360°,乃是为了与摄影史上早已存在的全景相机有所区隔。而在一般商业行为上还以一种所谓的720°也是不正确的,只能是说一种商业行为的噱头。
( a  C$ ?! ?8 V( ?而在数码相机兴起之后,可透过电脑进行影像编辑,将影像经过定位、运算、变形接合、等过程案例,这样,全景照片,就成为了一种交互式的互动网络展示技术,日益风靡起来。2 x! d: d$ h+ G1 _' e3 ~
1 B& k# P# i2 b0 T

4 _8 Y; N1 F, w# }- [7 }0 l5 p& t
希希视觉 | 2012-11-20 21: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景摄影的现状& ^3 o0 S: D' [4 X
/ v' O  R: E  s
如果我一直这样写,肯定没人会看。肯定我要写一点新的东西!(搞点是非出来!)
谈一些我所了解的中国全景摄影。
杰图软件公司,成立的时间已经超过10年,他们的“造景师”,“漫步大师”,完全是自己自主研发的产品。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买的Krpano的技术,其实完全不是。
在国外,最早的全景技术应该是谷歌公司,是他们10多年前就推出了谷歌街景。
说到全景摄影的技术发展,不能不提到Krpano公司。Krpano的拳头产品是the Krpano Panorara Viewer。Krpano由于其开放的源代码,极好的移植性,已经差不多一统江湖。目前市面上见到的绝大部分软件,都是以其内核开发的。连Kolor.com公司的漫游软件Panotour Pro也直接用他的图片处理内核。Kolor.com公司有几大标志性产品,AutopanoGiga、 Autopano Pro 、 Panotour Pro,比较起来,还是这个漫游产品Panotour Pro做得好些。他的拼图软件,根本没法和Ptgui相比。
拼接软件Ptgui,这是个最好的全景拼接软件,当然我也只用它。它其实也可以直接转化为flash, 不过这时候底都还没有处理。
它的功能强大到什么地步,它可以让别人几十万的大画幅相机丢垃圾桶里。因为大画幅办不到的,它可以办到。网上有70亿相素的照片,用什么拼成的,就是用它!我可以用它接手持的宽幅,一点问题都没有;用它可以多曝光合成,也不用什么HDR软件了。
说到全景展示,也不能不提Pano2VR ,这个软件其实是国内用得最多的。不过也是用得最烂的。因为我在网上下了这么久,一直都是有木马的。不过没关系,有木马我也一样用。它是做单幅全景flash最好用的,支持批处理。
说到国外软件的传播,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我第一次看到他的QQ号,就在那个破解的Krpano的软件的右键上。据说国内好多关于全景的软件,是这个人汉化和破解的。不晓得那个Pano2vr3.14版是谁汉化的。汉化是功劳,但是在软件里种下木马,就不对了。
北京有个全景客,应该是在2011年11月才冒出来的新东西,是个比较有意思的网站。
在11月初我就有720a.com网址的收藏,他们一改版,我就知道了,也知道了他们同时推出了全景客网站。这个网站的目的,显然是要学习360cities.net,这个国外的网站,是谷歌旗下的。他们的所有360图片,都在谷歌的地图上展示。可以通过所有安卓手机的地图应用,看到这些照片。这个网站,是通过出售照片和收取摄影师的高级会员费盈利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上传他们的全景图,不过卖出去的钱,免费会员也得不到;在360cities.net我自己也有自己的个人网页,只是没传什么照片上去:http://www.360cities.net/profile/smartxixi
如果你在该网站搜索中国的全景摄影师,可以找到两个人,这两个人是在该网站注册了高级会员 的。一年的最低的会费大约是50美元。
全景客在北京开始培训摄影师,而且是免费的,不过目前来看,也仅是在北京的那一圈子人。所收集的图片,大致也是北京和北京近郊的。看来,要想向全国发展,还任重而路远!
全景客的盈利模式,我就不想深入探讨了,也没人感兴趣的,除非你是腾讯、百度这样的老大,才会对这些感兴趣。
古德曼 | 2012-11-20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您能出书与鱼老师的事业毫无冲突嘛~没必要点名点题嘛~! s! B( b5 v; b) v
作为好工具书,您能来这里分享的话,相信鱼老师的宰相肚量~ok
鱼眼龙 | 2012-11-21 10: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 2012-11-21 1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这里投石问路,似乎反应欠佳。我也很失望,这样种写法,已经会拍全景的不愿意看,想学拍的看了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2 H% {0 q7 T, j
写书要定个方向,要明白市场需求在那里,如果只管自己写,不管别人喜不喜欢看,想卖得好会很难。
$ D  `4 i& F0 u% X; z9 W7 u为吸引人所写的新东西“中国全景历史”不写也罢,对初学者无实质意义,反招口舌之争。即使如“阿当斯论摄影”那般的有理论有实例的书,也不会去陈述那些纠缠不清的历史而占去篇幅。
1 Y, [+ @' J0 R; h. c楼主至今未讲出书的目的,如果只为出名,怎么写都无所谓,也无须去关心有否人买。
& X7 R' F; o0 ?0 y8 M  j初学者买书,是希望从书中学习拍摄全景,有一定基础的人买书是希望从中得到提高,抓住这两个读者需求重点去写,再辅以工具书的用途,参考大军的成功案例,以简明图解说话,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这样出书,远比你那如祥林嫂般絮絮不休的复述受欢迎得多。我如此愚见,不知楼主以为然否。! }, y8 m: e0 B! M, j
希希视觉 | 2012-11-21 12: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鱼眼龙前辈指点。我只是说说,我想如果喜欢的人多,肯定可以写点东西。其实上边那段,就是昨天晚上临时写的。肯定是想到哪写到哪,写完就发了。
- m- B4 _1 n' [6 L谢谢前辈纠正错误。我其实接触全景时间也不长。白天也有很多事。每天抽出两三个小时,我也能写下去。关于全景历史,错误很多。后边谈到技术,应该会好一些。
2 l/ u8 l3 l8 L, B晚上我回来接着写。
shawn12 | 2012-11-21 13: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了接触全景时间不长,个人觉得楼主对全景既然一知半解还是不要开始这一项专业知识普及的书本撰写了,毕竟专业度欠佳在技术或者硬件研究上是完全不能够让人信服的,既然没有核心理解成分和专业的技术列举,如何让人去买这本书呢。专精不是说说,也不需要大篇幅的数据堆砌,要买的是授之以渔的面包,要的是有好的作品展示,不管从摄影手法光影使用后期合成,其实出来一本好的书并非如此简单。
木子 | 2012-11-21 13: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完楼主写的东西,和各位大大的回复!心理只有两个字!恶心!四个字:非常恶心!( [* y4 z; X* \

. {* {5 ~4 O& f: H3 A' @为啥恶心?不是因为楼主夸夸其谈,不是因为楼主张冠李戴,这都无所谓,有想法是好事,应该鼓励!
, v6 e0 G( ]8 \- Q# r
6 k6 j0 N* B" x, x0 o/ Q9 @我恶心的是,为啥楼主把某些人说的那么高尚?我不知道,记得联版说过,现在的全景摄影越来越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越来越功利化了!越来越不像是“摄影”了,重点已经被很多人搞得不在摄影方面了,而是弄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出来哗众取宠。呵呵,诚然,全景摄影是可以作为一种创业的模式去推广,但是无论怎么样,请记住摄影的核心,还是摄影!5 m  ?+ n  `" R, w& T5 u) N" ]! Y+ K
; h8 D! X+ D) E4 y: L$ r0 ^
破解就很伟大吗?我不敢苟同,尊重知识产权是每个人必须要遵守的准则!破解之后的事儿呢?如果不影响原作者的利益,探讨技术那没有问题。殊不知破解版的杰图漫游大师要价都少?破解版的KOLOR要价多少?破解版 pano2vr要价多少?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技术好?人品好?
+ Y# S& P3 a  i9 b0 m
" E3 }2 _( o6 J% w; J楼主要写书,能出版我也会买,诚如联版所说,大不了垫锅底了。但是我不喜欢助长歪风邪气的,希望书中探讨的是技术,是分享经验,而不是像群里某些人,要么夸夸其谈实则空洞无肉,要么就是持才自傲,不会分享……
; w6 w. Q) S9 s, P7 f8 F# L' D7 u* `' K; P
切勿功利!
jwleuro | 2012-11-21 15: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 2012-11-21 2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jwleuro 所言极是,作为一个摄者,我只关心如何尽所能去拍好一张全景相,其它实在无暇以顾,上论坛也只想结识三五知己,闲时聊聊全景,全无非份之心。% D  q6 L( G# K" ?! y) {: S- x1 \
中国的影坛混乱如政坛,山头林立,尔虞我诈,全景领域迟早也会深陷其中,涉足其间自会永无宁日,还是及早退步抽身自作逍遥游。$ j9 B: e/ g" p# _8 e. C( Y
谁出的全景书不超一餐饭钱我都会买,只希望会在如何拍摄、合成、展示全景上多一些篇幅,少一些个人宣传和植入式广告。
8 x" e0 B. F7 {7 P" ^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注册这个论坛,时间也不长,包括自己研究全景摄影这块,时间也不长。想开篇谈些吸引别人注意内容,又没想到引起了众怒。其实我和那个破解的人也只是聊过些天,也没买他的软件。只是觉得他破解,汉化,也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好了,我也不提了。
, _: V1 j1 b- ?9 p4 V+ e1 r& g有些想当然的写的,鱼眼龙老师进行纠正,非常感谢!3 D! v8 q% h" ?
其实我写这个,也不是想做什么,只是觉得自己晓得一些,可以讲出来。我就随手打打字,也不太为难,我打字的速度也不错的,一小时两千字没有问题,我不会为写一个字去查资料,引经据典。那样就太违背自己的初衷了。不要做勉为其难的事,后边我会少谈那些典故,讲一些自己学习和使用的一些心得。- j0 Y2 l/ I8 ?0 w/ ]6 w1 ^5 G! {( |
有人回应,我觉得就是好事。我搞错了,还有老师们纠正,谢谢大家。下边言归正传。
  `$ B/ r. Y9 o( d5 M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2 19:20 编辑 & w% D, W/ @! \3 Y$ c4 i" J( j

: a& c; h/ D6 p5 d9 {( o2 H" ?
全景摄影器材
本来想一开始就谈技术,但是全景摄影确实在器材上有个门坎,这个迈不过去。
所有的相机和所有的镜头都可以搞全景摄影。理论上是这样。但是,拍摄强度,拼接难度,对电脑的配置要求等等,我还是建议,你用鱼眼镜头。至于相机,一般的数码单反就可以了。
至于哪家,C N Sf都无所谓。全幅相机不错,非全幅也可以。佳能的那个1.6倍率,用适马8MM镜头时,相对尼康相机的水平视角会差那么一点,不过对于真正的全景拍摄高手,那点视角差别也没什么问题。
镜头方面,当然原厂的最好,不过资金紧张,也有替代方案。适马的8MM鱼眼就有各家的接口的。最近韩国出了个三洋镜头厂。他们也在生产鱼眼镜头。售价也不高,两千多。当然还有德国的牌子,美国的牌子,据说也是三洋厂生产的。在淘宝,应该很好买。
三洋的鱼眼,是手动镜头。手动光圈和焦距。光圈个人习惯,一般用在f8,特别需要,可以用5.6,别的都不建议。至于焦距,一般放在3米左右,可以保证1.5米到无穷远清楚。如果需要1米的位置清晰,可以拧到2米。如果,你要1米以内清晰,也不用往前拧了,可以收一两档光圈,f11-16,f16还是尽量少用。最好的成像,其实就是f8。
拍全景需要全景云台吗,这个是众说纷纭的事。有些文章甚至在介绍手持拍全景的方法。——这也太超前了。我的意见,拍全景,一定要用脚架,如果有全景云台,那当然好。如果没有,我会为你找到替代方法。
伟峰有款ftc6663h云台,可以单买一个长条快装板。(我在这里就不附图了,要附图,我还要去拍照。如果你喜欢可以按我说的去做,如果你的云台一大把,也可以不用看这段)。在你装上相机时,把相机的机身往后拖,让镜头的节点落在脚架垂直的轴心上。这样,就可以进行水平的全景拍摄了。
说到这儿,肯定要说到镜头节点了,不向大家解释下镜头节点,肯定说不过去,别人也不会饶过你。按我个人理解(本人写文章,懒得翻书,不会抄任何一个人!),应该就是光线在镜头里第一次汇聚的地方,只有在这个点上,所有的光线都是直的,不会有反射、折射现象。每一个镜头,只有一个点。这个点,在镜头自身的轴上。如果是广角,就在比较靠前,如果是长焦,就比较靠后。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2 19:20 编辑 4 x6 l$ Y: g* ?* y$ c1 f2 i
3 q. s" m% |, e# q* F2 `
# [, C# c  J- R$ b8 {3 R9 Z- Y
镜头结点的查找
1 E. G8 `! d  P) _! F
方法也比较简单,我也不附图了。找两个垂线,一远一近。把镜头正对着他们,让两者重合。当然,前边的短,后边的长,你都可以观察到两者。取全景云台的最后一只,接相机那块,只接一只,把相机水平放置,让这块板子和下边的脚架靠得很近,这样便于你观察,如果你把相机升得很高,就从脚架的轴心引出的假想线到镜头就很远了。甚至你可以在镜头外壳上标下目前的脚架的轴延长线在哪个位置。只有你知道目前你假想的节点在哪儿,你才可以在后来的调节中调节这个点,前移或者后移镜头。9 C6 w9 \: I  P. f- d% I+ C, Z
好了,你把相机和云台固定了,把假想的节点对准脚架的轴,如何验证呢,旋转你的相机和云台,象正常拍照时那样,把一前一后两条垂线移到最左或者最右的位置。你再看这两条垂线是否还重合,如果重合,恭喜你。你找到了节点。这时候,一定要用什么方式,在镜头上把这个节点位置记下来。当然节点在镜头的轴心,我们进不到,但是在它外壳的切线上,把它描下来,它就再也跑不掉了。甚至,你还可以把它到相机底座螺口的距离量出来(我在后边还会讲到这个数据。)$ S8 D6 p/ [4 d! E
全景照片应该怎么拍,大多数的资料都建议把相机垂直去拍,相机水平去拍可行吗?2 M& b; c: d# W3 J8 A
根据我自己的测试,完全可行。这样拍的难度在什么地方,拍过的朋友肯定知道,就是补天和补地,需要补的地方太多了。不过实话告诉你,我就用脚架上直接拍下补天和补地的。方法是什么,我用到了数据修正技术。我可以简单的说一下,你可以量一下,当相机水平时,与相机垂直向下,垂直向上时,它的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这个镜头的节点是变动了的。它变动的数据,就是这两个位移量。依靠什么去修正呢,当然就是脚架。如果你不嫌麻烦,你甚至可以把原始脚架的位置和移动后脚架的位置在地上先描出来。朋友们,动动你的脑你,你可以轻松地捕捉到那个看不见的:“节点”,在空中移动的轨迹。对吧,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可能捕捉到它,它跳不出我们的掌心!. x1 w0 V& j$ c% Q
对了,伟峰那块长条形的板子,一端有个螺孔,如果你想拍全景了,可以把它拧在你任何一个带脚架的朋友的快装板螺丝上,进去你的全景拍摄了!0 a; Y# p. L( W; @% O! |$ p2 `
" H8 u9 ^+ i4 ^/ o* q, ]
没有全景云台的朋友,都想买一个。要进入全景摄影的世界,其实一块称手的全景云台必不可少。可是,只是想玩一玩的朋友也不少。
) q5 N% c$ m: x0 b如果你有耐心,把我下边的文字仔细看了,我可以帮你用简单的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把你带入全景摄影的世界!
3 ?+ |. Z2 f% Q! E8 \: A最简单的全景云台的制作:) S. d  W# _. v! X/ v8 y/ G

# M- z7 U) O9 F$ g& z3 t3 G) B首先找两条钢板,宽度在50MM(后边没有单位的,一律是毫米,打这个MM,我要切输入法。)长度一个200,一个120左右。200的把它弯折一下。短边60左右,钻个孔,(上脚架用的),孔距弯曲处约40,立起来的长边L2约为100,让相机能架空就可以了。另一条钢板,打两个孔,孔距就是前边量过的相机底座到镜头节点的距离。L板的上孔和直板一个孔用螺丝紧固。最后一个孔,拧上相机。这时候,因为相机的重量,这块横板会往下沉,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这块横板的下缘位置,在L板的边上再打个孔,上个螺丝。横板掉下来就会被螺帽顶住。
( r) ~' A1 `7 X1 M. ]8 G  Q好了,全景云台大功告成。这个设计还有个好处,就是方便包装,把连接螺丝拆开,L板和横板重合在一起,就可以放包里了。不象别的全景云台,需要特别的箱子。
7 L" Q1 h/ |  g4 ], ?
9 p: T3 {/ U1 n
' R6 w0 Y5 x9 x/ Z9 X2 h4 [$ n. U- H5 n' `3 J/ J& N
gong | 2012-11-21 21: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shawn12 发表于 2012-11-21 13:24
$ V& m9 \" O; \; s) {7 z3 V) X7 s楼主说了接触全景时间不长,个人觉得楼主对全景既然一知半解还是不要开始这一项专业知识普及的书本撰写了, ...

0 J' b5 E7 ?2 i* L$ A/ |, k时间是不长,这是事实,不过我想写,肯定有能写的,你以为自己在百度上东抄抄,西抄抄,就可以写出一本书了。也太高估我了。
6 o+ Z0 Z/ Z. P* N谢谢朋友的回复。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2-11-21 12:52
0 L: W) S7 m7 D$ C楼主在这里投石问路,似乎反应欠佳。我也很失望,这样种写法,已经会拍全景的不愿意看,想学拍的看了也糊里 ...

8 p1 A0 S/ C& f9 g; T其实那些东西就是昨天写的,我并没有什么现成的文章,到前天也没有想过要写一本书。只是说说玩的。不过,我确实是想写一点关于全景摄影的培训资料。所以在网上这么一吼。
! R- a) k+ B: o% F) S& s开篇引一点闲话,也没什么不可,出书不出书,其实也是说着玩的。但我想如果喜欢的人多,我会一直写下去,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理出顺序,这样对我来说,也会有好处。我不是写了什么书稿,在这儿来投石问路,我完全是写一点,发一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讨论。
birdman | 2012-11-21 2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们好有耐心啊!
孤独求醉 | 2012-11-21 2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些没人不知晓,看看以前的帖子··~~
9 I/ |* T9 T- R3 E5 |5 K* A' P+ N自制云台一大堆 http://chinavr.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9) L$ n- r# m8 B) u+ M
节点调整方法 http://chinavr.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
( _' R* F" R  \7 `% a
5 E/ I/ R1 |6 X0 A汉化是功劳,不是侵权,什么逻辑?
2 Q. U. I# Y1 z2 l9 S
/ d$ K: i# r2 u& \( e0 l7 q8 j/ P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1 22:29 编辑 ! C- F( S5 B% V- h# _
孤独求醉 发表于 2012-11-21 22:20
5 X6 j$ q5 M) |2 |' r你说的这些没人不知晓,看看以前的帖子··~~
$ y! z  j* |- [/ B- N自制云台一大堆 http://chinavr.net/forum.php?mod=view ...

* a* n* V" K8 c) k- E- T  s4 _, t( U7 X: x2 e
说实话,你是高手,但不能说到别人是高手,你有云台,不能代表别人有。你们会调节点,不一定别人也会呵。我把这个写出来,有什么问题。8 V$ \' [6 I) B; a( M' g: V& a! j5 U
找节点,可是进入全景摄影的第一步。
4 `4 K3 F9 ]( k# w1 p你可以用普通的脚架拍出全景来吗,但是我可以。我可以精确地提升中轴,前后移动脚架,让那个看不到的“节点”,一直在我的掌控之中。, W$ q: P: @* S' n6 T
我下水把相机插入过流沙,我拍过高低不平的雪地,在拍同一张全景时,我任意移动自己的脚架,提升和降低架的中轴,你可以办到吗。我可以只用一只登山杖,拍出完美的全景照片来,你可以吗?/ C7 h! i/ i/ r
古德曼 | 2012-11-21 22: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7楼的朋友说的对
0 f4 Y$ c% i9 e% B0 b其实你写的东西,是不是值入广告就不讨论了,提哪家相机适不适合拍全景就够误人子弟的,我们联横老师用单电都拍有好多大美全景在这里都是有目共睹的。3 C, Z. T! Y: q5 _
所以再次建议您做为自己的笔记留着就好了,玩全景开心点就好~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2: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1 22:55 编辑
3 N+ {" y! u3 p
; G1 N; b3 U! s* {  ^: Y2 R我知道,这个论坛,高手很多,我只是小字辈。没有关系。你们都懂得比我多,你们要找学习的知识,我可能不能提供。你们去这些地方,应该有你们所需要的资料。不仅有英文,还有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的。
) Z9 N4 a5 l' W  m; G# l+ k4 G0 f有兴趣的朋友,你也可以把资料翻译过来,让大家欣赏。
( p3 T, e  V. X6 e9 S, n: z后边还有一些社团和组织,嫌这儿档次低了,你也可以加入他们。  e8 i) ]& i; g5 ]

6 o5 f* i/ {9 R2 a$ y- d) RBooks, video(书籍 视频资料)
1 `: U  l: Q4 E* Y) E; }The 123 of digital imaging9 y. k# d( f! L. {; L
This 'e-book' covers nearly every aspect of digital photography, including 13 pages on PTGui Pro.
) \% \. L; T" E/ {% u& e- ^by Vincent Bockaert 2 d5 x' V+ {9 G
$ P* r) z) i- `
The HDRI Handbook/ z( r5 I8 {" j( R( g9 h6 B
Covers (a.o.) stitching HDR panoramas using PTGui Pro.* @- ]  Z* x' g, `; t" o
By Christian Bloch (panorama chapter by Bernhard Vogl)
, _4 ]* [7 j. J6 C" X$ l) m( c+ k/ ^0 Z( s) p/ K
Mastering Digital Panoramic Photography (english)1 O6 L3 q: b  D: ], Y% _6 k1 V
Panoramafotografie – Theorie und Praxis (german / deutsch)
- D9 U( Z$ q$ `9 a( ?5 n' U5 o# E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panoramic photography, with extensive coverage of PTGui.
) b: Y% k" u0 L: _; wBy Harald Woeste
/ F& X/ E0 X2 ?, q) n0 z. n
6 ?4 p' D0 ^4 H( ]  f; N* ALandschaft, Architektur, Panorama - Professionelle Fotopraxis für gelungene Aufnahmen (german / deutsch) ; J% a9 q) r- }- k. Z3 C
DVD Video tutorials, covering (a.o.) panorama photography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i" k: R% j. }. x% R$ [8 n7 O. X
By Thomas Bredenfeld
8 `8 ?9 `6 Z0 Q) t7 d! O, ]4 D9 o: _2 G$ t
Interaktive Panoramafotografie - Aufnahme, Stitching, Publizieren (german / deutsch)# B, q% L; o# M, [4 p
With in depth coverage of PTGui
* A3 U- u3 }$ \( ^By Chris Witzani
: o6 H6 B8 X# Z$ {0 C% t5 _* w( V$ J" G7 P% A" x5 [4 H
Praxisbuch Digitale Panoramafotografie (german / deutsch) 5 i: y: w+ N$ K9 n/ W/ i7 Q
Das umfassende Handbuch zur digitalen Panoramafotografie mit anschaulichen Beispielen.) Q, u! B& g6 ]
By Thomas Bredenfeld
7 M( r- y+ z, F: ]! c1 j1 Y$ o7 i/ m  x  K9 L" b/ c
Virtual Reality Photography
& m8 B) F3 N+ `. K" P( m" e320 pages covering nearly every aspect of both Panoramic VR and Object VR photography, including photography basics and business practises.
& n( i: S9 M1 z4 C0 BBy pioneering VR photographer Scott Highton.
1 I3 J/ c8 [7 `
% d& W$ V4 Z( e( B- h5 \/ i0 f' d) l, M' t- P' f
; l- Q7 i7 t8 w: q, Y: I
Panoramic heads(全景云台)
1 O9 Y1 {% `! \( U
5 s  o- ~0 \( R5 s' D* z3 UNodal Ninja, a lightweight and affordable spherical panorama head.
+ G6 Y5 u) D7 K' H
  `5 W# V/ ^% s( M* z  K* M" eMK Panorama Systeme: MK PanoMachine, a motorized VR Head.
; x2 J- Q  ~7 w; `* ~7 Y3 g
, ^: y. A% n( Y0 d, LNovoflex: Manufactures tripod heads and other panorama hardware. + H2 M" Z+ Z+ |/ m" {- e
' e( d% x4 s1 T  _. O
Seitz Roundshot: VR Drive motorized panoramic head
2 b* m% t, Z6 ^* X; j( R# F8 \7 ]8 L' b& N- ~2 r( G7 p
360Precision: Makers of high precision panoramic heads 9 C: y1 R; S) d0 y
7 k- a; o: |+ c" Q) ]
PT4Pano: Precision Tools for Panorama Photography $ R4 Q$ v7 t2 c

  W" n& s* v. V+ l  @% `& o: S" I/ \Bushman Panoramic: Manufacturer of the Kalahari, lightest (380 gram) spherical panoramic head ! e. J, \; v3 e, B

* t1 R  S% {7 G* c7 |7 @6 V
8 u1 S& h5 a! Q: O: ^Panorama hardware(全景硬件设备)  a, l1 H( Z9 p
% J- C, l. ~5 X: r4 t, v* V9 q3 y
Lens shaving service: remove the lens hood from certain lenses for use on cameras with a full frame sensor.
: R, a# i* R2 `/ H, }# A- t' d6 R2 i' t! P
MultiStitch: Large format digital capture for professionals
2 M  I8 G! l5 M1 l2 ?( a2 j+ E) w  N) l
% f2 Q4 D! ?& x: I" ~
Panorama viewers(全景展示软件)6 A( G% w4 ^5 f# N% ~% U, g6 i

% y' r. a1 ?" h1 E) eTo display a 360 degree panorama interactively (allowing the user to 'look around' by clicking and dragging with the mouse), a panorama viewer is needed. PTGui includes its own viewer (accessible through Tools - Publish to Website). Other viewers are available, offering more functionality such as clickable hotspots:
% ~% o  N; G8 v4 ~. l5 ]# O$ g7 }3 R7 @+ B" w7 C- l5 p6 K5 S5 l
Web viewers based on Flash: & c' Z8 L- b3 Y, n7 A& {  z0 u
7 G+ {$ ?$ L9 m1 Q& G( g
Viewers for iPad/iPhone/iPod: 2 N- B5 p' A: Y$ ^# c- ?+ b  c
    9 _( r+ q2 t2 Q( o6 X8 V" G3 ^
  • iOSVR4 `3 N: X- z2 r" _/ I
Web viewers based on Java: 1 b9 k, {1 m- }9 \( P! `

    8 x8 U' m. Q. N9 D# p8 X' X' @8 A# P
  • PTViewer& g0 _- L" ~. H
Standalone viewers:
5 J# i! O5 Q2 ]7 f+ N0 K7 Z! EOther links(其它连接)( ]7 N2 D2 d# E

# ?& l. t' P/ J0 S( l5 Q- x5 y7 lThe PanoToolsNG Yahoo group (panotools雅虎草根组织)is an active community dedicated to panoramic imaging. This is a good place to ask your questions, or discuss with other photographers about equipment and technique. 4 l. \8 R& N# R  e9 [& T$ `
- w' F1 O' E5 o3 z/ X
panorama tools WIKI((这是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改写文档资料,有点类似于百度百科))8 c# H8 @0 u" m# X
Resources and documentation for Panorama Tools and related software
; t" T- t0 J. A, v9 _7 {, IPTGui and PTGui Pro are products of New House Internet Services B.V.,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j% `7 y; {2 q# Q$ o7 B6 v0 f

4 `: C% c6 m, f. m) K! p8 z6 S# i
; M. M, _) d* ~/ Z+ [
7 A3 {3 |- r- J. w3 K$ m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德曼 发表于 2012-11-21 22:34
9 F& ?0 ~8 T2 ~" X& d1 ?27楼的朋友说的对
6 C) @- o, e' F! U+ m: w4 I其实你写的东西,是不是值入广告就不讨论了,提哪家相机适不适合拍全景就够误人子弟的 ...
3 ?# m8 e/ _4 _; }! V
我用佳能,也不会换门,, |) W5 c) M" a; U+ @
但是我还是那么说,确实只有150度,这个算误人弟子?
鱼眼龙 | 2012-11-21 22: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景照片应该怎么拍,大多数的资料都建议把相机垂直去拍,相机水平去拍可行吗?根据我自己的测试,完全可行。”0 C; P, n" }4 a! f9 D3 w" |+ C

# L7 \, `9 V7 X* r0 m/ `" ^既然都建议相机立拍,自然是经过横拍、立拍的实验之后,觉得立拍效率高才这么建议的。
" i$ r$ L+ x8 q: X如果写书连这都写,以为是自己的发现,就有点偏离正题了。
4 X4 l9 `% S8 @+ C7 |  K9 Q& M就像去美国可以走太平洋,也可以走大西洋,不是新发现。6 A' T7 L! n+ m3 D9 |4 ^  W# ]
希希视觉 | 2012-11-21 22: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眼龙 发表于 2012-11-21 22:54
+ e2 x8 {6 T' t- C& y“全景照片应该怎么拍,大多数的资料都建议把相机垂直去拍,相机水平去拍可行吗?根据我自己的测试,完全可 ...
$ [5 j/ Z6 K- x/ `
老大,你一直以写书的要求来要求我,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我是以自己的兴趣,来打这些字的。总可以说点自己的话吧。8 d* v+ x) J" L, V9 k! W. b& K: m
垂拍工作量小,这个我知道。我不是已经写了怎么做全景云台吗。但是你没有全景云台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拍全景。
鱼眼龙 | 2012-11-21 23: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希视觉 发表于 2012-11-21 22:58 ( V6 z0 K8 F; B5 F9 M
老大,你一直以写书的要求来要求我,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我是以自己的兴趣,来打这些字的。总可以说点自 ...

4 Q1 E2 m; u4 t# u) H; P6 ?9 p$ G1 U本帖主题不是“写书”吗?
6 J; T, g- ~4 E: m4 X0 J
" e- {+ d( X  c1 o  N9 f3 Q通过你介绍,知道你自己动脑筋研究了,各种试验也做过。可以说是个高手。
/ f& K1 F  M) J! u7 C: ^其实大家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你不了解别人而已。你如果早几年到全景摄影群(大约已有五六十个,我参加管理的就有三十多个),就会了解到,你说的那些早就都实现了。独脚架手举、独脚架斜挑悬空、横挑悬空,连滑雪杖都不用的徒手全景也早有了。) B5 y9 Z8 G5 w3 \4 k) h9 p& m3 l
6 u  Z/ z. P8 g  \
写书没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你需要开拓视野,多了解情况。我相信你自己摸索出来了许多经验,但你不知道群和论坛早就尽人皆知了,一上网就查到大把的,如果这样写书,是否会让读者失望?
$ d: j  w& p' v4 d; l: O' C4 R
6 o0 W' P- @9 B# o$ Y你的帖子引来热烈围观,活跃了论坛气氛。
! `$ `& X- |' J这里的人们平时都少言寡语,大多喜欢在群里即时聊,什么节点呀、自制云台呀、徒手拍摄呀,几乎天天都有聊的,每天从早到晚什么时候群里都有人聊。你所说的,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兴奋点。
" y9 S9 z# k& C7 T/ h6 P3 y1 a5 w+ l其实大家说这说那,你别介意。可以把他们称为“小沈阳精神”(不是阿Q精神):“哎呀妈呀,就这也能上春晚呀?那我也能行!”
/ K/ W% u% x6 \1 q4 ~0 W0 Z
* T0 i: Z" _# [8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活跃论坛。真诚地希望你继续写热帖,以你所知,帮助新人。9 e5 _9 [% L  p$ g+ V, n, i1 }9 }8 Q2 V
- f, s9 `( O" A% {( v, O7 C; d
cinta | 2012-11-21 23: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nta 于 2012-11-21 23:43 编辑 6 M, V) O6 G; ~  U* E1 M4 |/ B
1 R5 I+ [1 R' ]9 U* w
别提写书了,你这一点儿也不严谨,像是个记事本& {& Y& f5 {1 d; q! E$ ^( N
我来这儿翻些贴子,各位管理 版主讲得都比你详实。
; ]# w2 C& |( }& X; q6 `但实在是佩服希希班门弄斧的勇气。。
hkaxiong | 2012-11-22 0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2-11-21 20:54 6 _+ |8 R8 a( W0 X& P/ C) P
jwleuro 所言极是,作为一个摄者,我只关心如何尽所能去拍好一张全景相,其它实在无暇以顾,上论坛也只想结 ...
0 L3 T* ?% f7 w6 F0 f4 r
支持这个。0 _' b8 w! `; Q" {

- W" C& K0 l) T! f0 y$ {1 Y非常期待楼主能在如何拍摄,如何拼接,如何展示上有更多独到的见解和分享,写成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i4 Z! @2 S- e4 F$ [
加油了。  M. y5 G3 d  v% R( h0 V5 M+ B% ?
联横合纵 | 2012-11-22 0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是充许多种看法发表的地方,楼主继续写吧.
jwleuro | 2012-11-22 09: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360RRS | 2012-11-22 14: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如何完美补地?请楼主交流一下。这个大家爱看。
希希视觉 | 2012-11-22 16: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360RRS 发表于 2012-11-22 14:01
; Z1 o3 o2 @, e" z哈哈,如何完美补地?请楼主交流一下。这个大家爱看。

7 [9 `9 `: Y1 N6 _马上我就要讲ptgui了。肯定要讲这个,多谢关注。
希希视觉 | 2012-11-22 16: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朋友们的支持。不论是说好,说不好,只要是在这个贴子里留了言的,都是对本人的支持。这个论坛,资料丰富详实,内容博大精深,很多的资料我也是写了后才看到的。一个人没事泡坛子,也肯定能学习到这些知识。开篇说一点什么,肯定大都数人都晓得,毕竟都是搞全景摄影多年的好手。不过,我肯定总要从最基本的说起吧。我一开始就来大段大段的代码,那肯定曲高和寡吧。
希希视觉 | 2012-11-22 1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景照片怎么拍3 l; G3 F0 z. E, e' [; s* a1 H

4 d+ b5 X5 P1 U8 q. y全景摄影,肯定要讲这个。
0 l+ e$ G) P: F很多朋友可能都希望我讲拼接和后期。因为怎么拍这个事,大多数人都懂。不过容我花一点时间,因为我面对的是可能第一次摸相机的人。先讲一下这个,后边我会用很多的篇幅,来讲Ptgui。
8 x% E3 B1 A. N  Z如果按照光照情况来分,一般可把全景分为室内全景和室外全景。室内全景,在商业上应用比较多,也发展比较快。(刚刚翻了下全景学苑里的贴子,原来可以外链全景图的。我自己图片也没怎么上传,等搞好了,可以链接一些,这样讲起来也直观些。)( N  J/ u$ Y! p, Z! J8 L
3 X/ R1 G4 q, y
室内全景:
5 _0 W  g2 ~% j) }! ^1 b1 w2 o* U& d6 L1 d: m
1、对节点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错位。天花板有内容的,也不可以象天空那样乱抹一气。所以需要单独拍摄。
. X6 Q" T; U+ w+ d6 i' l+ b4 Y4 ~+ C2、白平衡也要特别注意,有色温调节的,白炽灯下要打到3200-4000,即使没有完全校正,后期可比较好调。2 f: ^1 W# _8 H' [2 G, O/ I: \
3、室内白墙和灯光较多,容易曝光不足,所以要适当加补偿。如果你对拍摄没有信心,可以用包围曝光模式。每个位置按三下,得到三张曝光不同的相片。
. ]5 |) @& q7 f0 c- k回家后再决定选用哪组,或者可以用hdr来合成。至于曝光容差,个人建议在0.7就可以了。0.3起不了多大效果。一档曝光的话,当选用不同曝光参数的图片拼合时,接缝处软件融合和过渡可能有差别,可能需要些特别的后期的处理。
+ O: H0 J' q8 z' k4、如果室内有人,你想拍下走动的人,可以用f5.6,iso400。太高的感光度和太大的光圈,不建议用。
4 d* j# t$ V/ D" k要想让走动的人消失,等他走到另一个地方,再拍一张就可以了。当然你也可以在后期让那个人在画面里出现两次。
, u' l1 A( b( k4 v" K! V! K$ B; L5、一般情况下,拍全景用到HDR合成时,不用另外补光,不仅要考虑到光源与现场光融合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光源的视角够不够宽。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光绘也是可以考虑的。; Y4 N2 }& q0 m, ?- S, @- a
希希视觉 | 2012-11-22 16: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室外全景:
: R6 U0 y( [7 \6 J/ h: D) T8 E" w  X5 Q' M4 g9 x, o! L4 y
室外光线条件比较好,对曝光要求就不那么苛刻了。9 F: M2 U5 ?- k5 {* K/ z
不管光线怎么好,也一定要使用三脚架拍摄,可以让你拍摄的照片保持清晰。遇到有些不负责的网站,会提议什么手持拍摄。其实这不是在教你,是在害你。4 V( n0 T% a2 L: {
如果你确实需要在没有三脚架辅助的情况下进行全景拍摄,这个时候你要把身体侧向一方,两脚一前一后站立宽与肩宽,把身体的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转动时要以前脚掌为轴心旋转;
8 v& u% O. [; [5 u' w+ R/ V, H) V# d心中要随时都有镜头节点的概念。要确保你的镜头节点,落在你的前脚掌的位置,尽量不要变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模仿有三脚架的环境,尽量把照相机端平端稳,绕着一个点旋转。 6 m5 R3 D9 d4 a; m, K; x
2、垂直拍摄,而不是水平拍摄。0 i0 Q4 Y$ M3 e  z
垂直拍摄的照片比较好拼接,这是事实。但是垂直拍摄也会有遗漏。拍的时候把镜头往下压一点。这样让缺的地更少,天空相对好补些。
8 b$ n! D; W) |0 B; k& K0 M不过,这样拍可能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水平线的调整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后边我会谈到这个)。$ m* u0 A# Z) X
  3.相机白平衡不能调为自动,最好设置为阴天,如果能设置K值,那就调为5400。当然灯光环境就往下压,3200到3600。压一些后,不让单色溢出。(有空我可以谈下如何处理太偏色的照片。即使不是拍全景,当拍色彩鲜艳的物体时,也不能用自动白平衡,为什么?因为相机并不知道你拍的内容,它会修正色偏。
; k! v% r* F+ k! F: e6 {& s. E$ ~4.半按快门,设置暴光然后观察取景器,纪录下光圈值 和快门速度,现在把相机设为M挡,调到刚才纪录下的数值。或者直接用手动曝光拍一张,看看直方图,再修正参数。
1 X9 c1 X3 a1 Z$ l. x你的相机是放在脚架上,不用担心快门的问题,也不用调光圈了。我个人经验,光线好用f8-11,光线不好,也用f8,也就是说光圈几乎不用调它。如果你确实想提高快门,捕捉一些物体。你可以用f5.6,ISO400。太高的感光度和太大的光圈,不建议用。
4 n+ m1 a! I5 m+ L' ~0 \& |5.给第一张对焦,以后就关掉对焦。更简单的方法,不用对焦,打到手动对焦模式,把对焦窗拧到3米-5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你需要1米的位置清晰,把对焦环调整到2米。不要问为什么,讲景深花时间。如果你需要1米以内都清晰,也不用再拧对焦环了,把光圈收到f11-16。其实成像最好的光圈,还是f8。
1 |1 U5 ?( `% O8 u) p) s- L  6.在拍第一张以前,最好用手指在镜头前拍一张,因为,你要拍的不是一张照片,而是几张或者几十张,除非你对这个景物非常熟悉,否则你会不知道从那里开始拍摄的。如果你每组照片要补天和地,这就不用,补天和地的照片,可以把照片分开。  S, B' P9 F/ b
  7.每两张照片都需要有重叠。根据镜头视角,你可以先算好要拍四张还是六张,拍的时候不用看景物,只需要注意到云台的刻度是否到位就可以了。
, @' z/ U5 ?4 D4 t8.快速拍摄,如果云朵在快速移动,就要快速拍摄,太阳的影子也在不停地移动。当你转一圈再回来时,有些画面已经变了。
/ F0 W, B, F4 P写到这儿,我想提一个问题,拍全景的星轨好不好拍,合成起来有没有难度?. e- D% f0 a3 g1 h5 m. ]% i$ [
希希视觉 | 2012-11-22 16: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景摄影如何选点:
7 N( D6 f. Z0 J6 Z' C" O5 ^/ F; w( `) R
以上内容是给初学者的,对于全景拍摄选点,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其实我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提出更多的建议来。我自己的想法,毕竟只能代表自己,不可能考虑全面。
# e% M" Q) R* x- N4 V/ I
! L& h* ^, a3 p对于某个一个场所,首先考虑的哪些内容是需要表现的。它最重要的建筑、它的主体是什么,哪些是必须拍的,哪些是可拍可不拍的。
5 R- {# J) a( \9 a; {& _0 o先有了这个初步的方案,再确定方位、角度、距离等问题。每一张照片,它会展示四个方向,在这四个方向上,你需要告诉别人什么。所以,一般拍照时,应该把位置放在四个通道的附近,这样,观看照片的人的视觉,会得到延伸。他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想知道更远的地方还有什么;
& ?3 Y2 r5 v; H) d! c7 r或者,能够照顾到一扇打开的门,门里的内容还能透出点什么,这样也比较好;
& ^* h  y; i0 H9 A. c/ g  t5 ^) X再或者,建筑的附近有它的景点名称、介绍文字等,一定要在画面里把它容进来,不用更多的文字,别人就知道你拍的是什么。/ \& J' E( M( w' [3 {
在野外拍摄,要特别避免空旷的四野。这会让观看者的视线,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你可以适当靠近一棵大树,或者房屋,或者靠近河边,或者特别的大石头等,让它大到一定的比例,来充实你的画面。8 ^3 f& U+ m+ t9 O0 M4 z. Y

- f+ W# w6 \3 \以上所谈,大约为风光和建筑类全景拍摄。其实对于全景摄影,也可以进行人文或者纪实类的拍摄。0 K* \' k9 U3 C, D9 `; \2 L0 j
如果遇到一个有趣的内容,非常希望用全景来展示。记住,先想办法去捕捉到你的主体,别的内容,等下一步再来充实。
- K2 d* d- M! F. @7 Q这时候拍摄者的站位,会有一些讲究。不要离主体太远,这样他们在画面里不突出,也不要太近,如果一个画面拍不下他们的全体,到后期是根本无法拼合的。
# P8 R0 N3 E, F9 `; r& M$ |如果主体和观众之间有一段距离,你就需要考虑到要照顾到双方的距离,因为这关系到最终他们在画面里能得到的视角大小。站在能兼顾两者,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地方,架好脚架。
3 p9 @9 |+ S; W1 c- n等待重要的画面出现时,不停地按下快门,一定不要吝惜你的快门。当把关键的画面抓住了,你就可以从容地补上其它的画面。* k6 |( k( e: n1 b! g6 q- q- k
还有一点,在拍观众时,不用按平常那样机械地多少分度地旋转镜头,你可以把画面正对着观众,把他们全部一起收入一个画面。) f1 J3 V( A+ k+ n& P$ v5 F
——这一段比较难写,有朋友喜欢可以帮我充实。后边说到软件,对我来说反倒容易写些。# O$ y2 Y9 A; p# x: Y" E
3 P( X1 m6 M1 ^: F+ r& f5 L
xmgss | 2012-11-22 17: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能的aps相机的水平视角可能就在150左右。让你补天也不是,补地也不是。?

本帖最后由 xmgss 于 2012-11-22 17:18 编辑 ' l, F8 N' o5 t, Q- f
希希视觉 发表于 2012-11-21 21:11 # r+ }2 k9 u, h' W; ~( D) O
佳能的那个1.6有时候会让你揪心。如果同样的用适马8MM镜头,尼康,索尼的相机的水平视角可达170度以上,佳能的aps相机的水平视角可能就在150左右。让你补天也不是,补地也不是。

5 S( @8 U( e9 Z) @* S我用的佳能30D+8mm鱼眼镜头拍了不少的全景图片,根本不存在“补天也不是,补地也不是”的情况。楼主应该先学学本论坛几位大师的教程,回头再去写你的书。
希希视觉 | 2012-11-22 17: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xmgss 发表于 2012-11-22 17:15 % v0 x* h: D1 ~6 N) i
我用的佳能30D+8mm鱼眼镜头拍了不少的全景图片,根本不存在“补天也不是,补地也不是”的情况。楼主应该 ...
5 l$ L; X: z4 t' h+ b# e
又得罪佳能用户了,我自己用佳能相机,
7 Y* D$ M$ O' x; o9 O$ Y$ r算了,我把那段话改了,免得引起太多纷争。
( G; ]1 Q3 U; _  S  `! ~谢谢前辈的提醒。那个30度,确实存在,但也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诸葛悠悠 | 2012-11-22 18: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写,我也找到了一段叶樊2011年的帖子,也许是他抄你的。+ P' {1 k; v( r7 @1 [1 L

( j! W- S/ y- m+ n小知识:全景照拍摄技巧:
, l9 B& I- H3 q$ x9 j9 ]8 O
0 }) X: |1 {5 `- d& ^1 S  1.使用三脚架拍摄,去买一个,可以让你拍摄的照片保持清晰,用户常常会遇到在没有三脚架辅助的情况下进行全景拍摄,这个时候要确保你站在一个地点,当你转动身体拍摄每张照片的时候都应该让数码相机靠近身体。另外在拍摄期间不要从最初的拍摄地点移动,尽量站得平稳一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模仿有三脚架的环境,尽量把照相机端平端稳,绕着一个点旋转。
  G, J7 T/ f9 j9 p1 c  2.垂直拍摄,而不是水平拍摄,同一地方多拍几张,照片边缘变形才会更少,全景照片看起来才会更好。
+ `8 U$ P% [' U& ~6 B4 x) G1 R3 ^  3.相机的白平衡最好设置为阴天,如果设置为自动,那么白平衡在每张照片上都可能出现变化,这样非常不好。
! X" @1 J' e* e  4.半按快门,设置暴光然后观察取景器,纪录下光圈值 和快门速度,现在把相机设为M挡,调到刚才纪录下的数值,如果不这么做,那就是自动暴光,那样每张照片的暴光就可能会不同。以后在PS里面调暴光会让你疯掉。
6 I# y: p: m& X2 U  5.如果给第一张对焦,那么以后就关掉对焦,那样相机就不用为每一张重新对焦了否则会非常糟糕。2 ~- ?( j! j* Q# J3 y' ^9 ^
  6.在拍第一张以前,最好用手指在镜头前拍一张,因为,你要拍的不是一张照片,而是几张或者无数张,除非你对这个景物非常熟悉,否则你会不知道从那里开始拍摄的,拍完最后一张也用同样的方法重复这个操作。; Z6 x: u# O9 |" r) Z
  7.每张照片重叠20%--25%.确保第一张照片有1/4出现在第二张照片里/每张至少有20%重叠.那样PS才会很轻松的把它拼接好,这一点很重要。. `/ O1 t* Y0 l- _2 y/ s
  8.快速拍摄,如果云朵再风景后移动,特别要快速拍摄,每张照片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全景照片上的有些东西会有所改变,比如,灯光,云朵,这样,事情就搞砸了。% B* P. y5 D7 P% L% w3 v! d

6 j. l1 k$ C3 L5 S& \7 G1 S* M
诸葛悠悠 | 2012-11-22 18: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么就下手狠点,多改点,让别人查不到原作,要么干脆注明“文章来自互联网”。
  Y" L) Z3 Z7 v; d: S不要加什么“写到这里顺便问一句”啥的。把俺整糊涂了到底是不是你写的啊?
希希视觉 | 2012-11-22 1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2 19:31 编辑 ) z, Z1 m+ t6 `6 B
诸葛悠悠 发表于 2012-11-22 18:59
6 u  h& L  Q* T/ ^& S你要么就下手狠点,多改点,让别人查不到原作,要么干脆注明“文章来自互联网”。
% G1 I' b; V# Z( ]* S+ Z9 V不要加什么“写到这里顺 ...

+ u1 X% {' A& m' @3 N* Y# U, U$ g+ O5 S7 T
我是参考了他的资料,不过没有原文照搬吧,只是我好象在自问自答。我是把他的文字复制在文档上的,不过我不同太同意他的一些看法,对他一些内容是否定的,朋友。这段话就在百度百科里。/ l+ T" x! n4 U! o) |
: v" E- E% R* k' }0 `- X4 z
这个资料还好我是在百度里看到的,如果我看了更多的全景摄影网的内容,不是还有更多的资料被我掌握。那我写出来的字,不是还有更多的前辈说过。那一段文字,我没有写好,因为我当时也只是在边想边写。我并没有抄他的。
( p' ?- ^& @9 |' N* a" G
6 \+ W. i2 v4 M. q
360RRS | 2012-11-22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技术上的一些基础常识基本雷同,欢迎楼主继续开讲,某些观点存在争议,也需要大家去实践验证,不要怕说错了就不说了。大家交流嘛,2012末日还没有来到,嘿嘿
360RRS | 2012-11-22 20: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的规范拍摄:1.专业稳定的三脚架,半球微调水平仪,精度高的节点矩阵接片云台(带分度头的);2.相机的选用,尼康半画幅的机器配10.5mm鱼眼镜头,一圈6张,全画幅的配16mm,一圈也是6张,佳能的全画幅的配15mm也是6张,拍天一张,拍地1-3-4张都有,多拍一张也没有关系。3.相机的设置:对焦放到无穷远,手动对焦。设置包围曝光,+2,0,-2,设置到高速连拍上,手动曝光M。画质选用RAW.4.无线遥控快门。5.在相机菜单里设置新建文件夹,一个点建个文件夹,方便后期处理。规范的拍摄让你养成一个习惯。
360RRS | 2012-11-22 2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镜头的光圈参数最佳成像是中间几档,一般为8-11.摄影的基础就是对焦和曝光,自己相机的说明书研究透了,基本就出师了。
360RRS | 2012-11-22 20: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方式也能拍,有个规范的标准最好,有个好的素材后期处理就方便的多了。能拍和拍好是天地之别的。
360RRS | 2012-11-22 2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好的摄影师一个地方千万不要去拍第二次,宁可多拍不要漏拍。拍不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养成习惯。
联横合纵 | 2012-11-22 2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愚者千虑也有一得,智者千虑也有一失。”楼主写的东西不一定全对,也有些观点可以参考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 L7 ~0 v3 |7 [世风日下,天下文章一大抄,连教授、博士都在抄,要楼主不抄恐怕要求太高。
- S% P- u$ S% `; x1 \3 J* A我倒喜欢360RRS 的补充,如果我们都用这种讨论的方式去发表意见,总比直面批评楼主好一些,毕竞大多数人希望楼主继续讲下去。
联横合纵 | 2012-11-22 2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360RRS 发表于 2012-11-22 20:58
/ \( I( }, H: M一个好的摄影师一个地方千万不要去拍第二次,宁可多拍不要漏拍。拍不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对自己要严格要 ...

: D: E! m4 u8 ~* v) A$ H$ j2 l9 K: M看来我并不符合好摄影师的标准,从黑白年代开始,我拍风光经常一个地方去好几次,年头去看了可能年底去拍,今年拍了明年还去拍。陈复礼肯定也不符合好摄影师的标准,他上黄山十数次,每次提一箱胶卷。风景相泰斗薛子江看来更不符合,他在六十年代写的“怎样拍风光”的一文中就讲到选好角度,多次去拍同一风光,直到满意为止。; A$ Y  W( h' t5 o
都OUT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联横合纵 | 2012-11-22 21: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逆人流走的方向旋转拍。
7 B# Y( d/ g# x8 I6 u* j我这种方法对吗?楼主。
男人第六感 | 2012-11-22 22: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lz看来是捅了马蜂窝了。
# t3 ^9 Q4 b) C! F! f9 C; \其实写书完全是好事,但是lz书还未写成,先谈商业价值,未免太性急。5 a  ^, U6 {5 F5 G5 [2 M
lz我支持你,我开始学习全景时,中文资料也很少,后来还是上国外网站学习的。即使本论坛资料已经很多,但是整理归纳仍然是很重要的工作。
; E) A" h% u6 ~9 t' P
以德服人 | 2012-11-22 2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写吧,我买
360RRS | 2012-11-23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B- _  c# ?- ]: E( s) F% |愚见:全景摄影制作分2部分:1.前期拍摄,是一个苦差事也是一个很快乐有意思的工作,拍摄素材非常重要。一个摄影基础深厚的摄影者很容易上手全景摄影。2.后期图片软件处理,对于50岁以上的老摄影师是个挑战。我99年开始接触PS4.0,一直到现在CS6(13.0),一直在学习。全景摄影的乐趣就在于把二者结合起来。刚入门的朋友们有一个共性:完整拍完一个全景并制作出来就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不要骄傲,会拍和拍好天地之别,要沉下来做一个总结思考。
360RRS | 2012-11-23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而发:一个好的器材装备非常重要,在设备投资上不要吝啬,快速,精确,良好的手感体验,能使你高效率的拍摄,会让你很省心拍出高质量的图片。这也是商业摄影的基础。纯粹玩玩,自制一些云台也很有乐趣,徒手拍可以去尝试,不建议推荐。就是这样拍了也不见得你有多高明。摄影人要养成一个严谨良好的摄影习惯,一个规范的摄影标准非常重要。这次去北京培训,感触颇多。敬业严谨规范,很受益。
360RRS | 2012-11-23 1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决定成败
360RRS | 2012-11-23 1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里会有争议:澄清一下,纯玩学技术和商业拍摄是有区别的。有些场景是给你只有一次机会去拍摄,因此记住,多拍不会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没有二次拍摄机会的。
360RRS | 2012-11-23 11: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个经验:我从来不用UV镜,劣质的UV严重影响成像,目前市场上UV镜鱼目混杂,质量不咋的。建议:平时用UV可以挡挡灰尘,保护镜头,拍摄时拿掉UV,拍后装上。
jwleuro | 2012-11-23 1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jwleuro | 2012-11-23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器材要为你服务!而不是相反。
古德曼 | 2012-11-23 1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书~要严谨用词,"尽量","最好…怎么样"这种有背于"严谨"的词"最好尽量"不要用
联横合纵 | 2012-11-23 16: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jwleuro 发表于 2012-11-23 12:16 ) b0 O8 S" S( G; h9 k
是这么个理!俺在几年前就开始这么干了。
. @1 s; ^* q+ k5 w- `
我也是这么干的
OEOH | 2012-11-23 18: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希希出书,我一定会买的,
: E# [, D7 L  V+ p5 T' V这样吧,我看这里有很多高手和大师% e; j- g/ n$ K( Q0 e
我给大家出个主意,你们可以这样分工:
: l. _3 v/ J. n1 G总顾问:鱼眼龙、联横合纵* y' M* Z; H; E0 s3 T, k: v
主任: 木子、诸葛悠悠、jwleuro2 F! g* i' ~( |% z5 v
总主编:希希视觉、360RSS
8 J$ q: x! A; X" w4 }5 y- j5 N1 ]2 K4 U& w: w" ]# D* M8 |3 L

  ~+ v. ?0 ?6 ~8 B我相信这本书出来之后大家都会买的,肯定火,期待高手和大师们的杰作出世!
希希视觉 | 2012-11-23 19: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2-11-22 21:44
' H& x, C$ u5 K. ^逆人流走的方向旋转拍。
' Y3 p( \) d) M我这种方法对吗?楼主。

- ]# o0 D4 v+ s' Y版主谈得很有道理。我一般形成了习惯,顺时转的,。只是拍人多的时候,确实要等。我曾经和几个游客较过劲。其实我是要拍我身后,镜头都对着他们,他们却在那儿等我。我都拍几张了,为什么要重拍。因为本来就人多,要等到可以按快门的时候不容易。
; V/ }  i0 l$ D那时候我想,我是成都的,看我们谁能等过谁,不成你还要在这儿等我一天。
360RRS | 2012-11-23 20: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书就免谈了,个人经验分享集锦即可。你认为对的就学习吸收,有争议的自己可以实践去验证真伪。
希希视觉 | 2012-11-23 21: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边360RRS提出了很多好建议,非常感谢。每个人都可以谈几句的。今天写得有点晚,不晓得有没有人看。
希希视觉 | 2012-11-23 21: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景照片的处理
. N, ?, l! x# h
7 o- i. Y- n) E+ M+ _1 E本来以为这个好写,却茫然发现,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因为,我的流程,肯定和别人不一样的。别人遇到的问题,我可能从没有遇到过。3 x& S1 b! }' N) G
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附图,我说得清楚吗,我自己是清楚,问题是我要读者清楚呵。
) b; W/ r: Y3 g5 y1 G) Q问题之二,懂Ptgui的朋友,应该很多,他们看这个没什么用;而不懂这软件的,仅凭这些文字,能搞懂吗?
& x" {# A! t- U3 }" ~! s6 c  W' x- R9 E, D& N
有人问,为什么每次打开图片的时候,总要设镜头参数这样的问题。我从不会遇到。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讲自己的操作方法,可能就有点难了。
' B  `: H$ a5 L& M发图肯定太麻烦,还是凭空讲吧,我择讲几个点,又不是写说明书。
/ |2 M1 ]- {. ]) T( ^# A7 F; \前边有个朋友要我说一说视点调整。这个功能我从来没用过,不过稍稍看了下资料,如果真象说明书上讲的那样,每拼一张图要手动调整四对图像的控制点的话,只能说这是个垃圾功能。7 a/ s* r0 W) ?; O% Q  K. t
每张图,你要手动调整四对图像的控制点,每对图像至少三个,后边还要用到蒙板,图像优先度等等,才能搞定时,这不是垃圾功能是什么。
9 R) {5 Z% F2 o& S7 K不过,我转念一想,这又是一个起死回生的功能,它可以让我以前,没掌握拍摄要领时拍的废片起死回生。想到这儿,我又该微笑了。( h! T/ V0 q- J, d: m* }
视点调整,就是这么回事。让你既恨它,又爱他!
, \- R8 K: r9 B  {! t; y9 h' h' ?2 p想了一想,视点调整,可能不应该先讲,最应该先讲的,是图像调直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有太多的朋友遇到了。甚至看到过有自称商业全景摄影的网站,他们拍的全景也是歪歪扭扭的。他们应该来看看我写的这段话,看了之后,肯定可以出师挣钱了。3 p7 H9 \' x% d0 {6 G
打开Ptgui,助手出来了,加载图像,再对准图像。好了,这时候你可以点全景图编辑器了。那些图标做什么用的,鼠标指到位就出来了。我只讲下调直照片。# Y* p. s' G" s8 ^5 a, O8 D
希希视觉 | 2012-11-23 21: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3 21:56 编辑 7 }4 v6 P( D% V

' J+ {% o) T4 {如何把图片调直。: j5 m6 j2 Z$ c( |& Q9 U# o

, N7 u  O/ _5 _8 l一般人用的工具,应该是选“编辑整个全景图”工具,再用右键或上或下扭一下,以为这样就搞定了,好象说明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为什么我写字之前不先看说明书,因为我对调直太有信心了。)我们先看几个点。0点,-L,+L,-0.5L,+0.5L。这看是五个点,其实是四个,两个边是重合的。
9 X% [5 U2 J# c9 t* S% k3 E1、        如果0点不水平,调0.5L或者-0.5L点都不能把图片调整水平。7 I' b9 v$ B4 K. v/ s
2、        如果你鼠标按下的点不在两个中心点,+-0.5L上,也是这两个点跑得最远,扭曲最大,呈对称分布。% j3 Q, z( b6 N0 a3 K2 v1 Y
3、        即使0点是水平的,但是你能参考的点却多半不在+-0.5L的位置,你也没法精确调水平,因为走得最远的,不是你爱人的心,而是那两个对称点,永远是他们(-0.5L,0)(0.5L,0)。- g7 l& o1 e" n2 [
这个工具不好用,我一直都不用它,我只用后边那个,“中心点工具”。有人要说了,中心点那个东西,千万不能点,一点后,整个图片都乱了,只有再点下“拉直工具”才能还原。这个“拉直工具”很讨厌的,它把你用右键扭的效果调回来了。1 I( R4 |) s% L9 _. R
如果你真的认识到中心点工具搞了些什么,应该就不难掌握它了。8 b* K  K. w8 [3 |
中心点工具做了两件事。它水平方向移动了画面,这个事,大家都晓得;它在垂直方向,搞了些什么?0 q6 R% _) Z  ?, \& d& R' P
结果,出奇的简单。假设我们点了某个点,它为(a,h),它和它的对称点(a+L,-h)也回到了水平线上。画面上只有两个点纵向没有纵向变化。它们是谁(a+0.5L,0),(a-0.5L,0)。这两个水平线上的点,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可以看出来,它们距你点下的位置距离相等,方向相反,都是0.5L。有意思吧,在它们的两端图像分别向两个方向扭曲,就象我们在开始用右键钮动的效果一样。
7 [2 s" ~% |; S( `% t如果你看懂了我上边的话,就可以放心地用中心点工具在图上乱点了。非常,非常的简单,如果你觉得哪个点应该在水平线上,就用中心点工具去点它就可以了。答案,就这么简单!
; |, Q# Z8 f' E% L: Z这个工具,可以很轻微地,有针对性地修正水平。而那个用右键上下拖的工具,它调整的永远是(-0.5L,0)和(0.5L,0)两个点的幅度。
6 S* [; o9 `9 T+ x8 }$ _下边来看如何找水平。
% z9 E/ g( C5 F6 N1 B7 e公路,田野的尽头,肯定是水平。湖面总是平的,河水总是由高到低。人的身高,不论远近,也是水平;门,窗户的大半位置,一层楼的半层,这些地方,你都可以大胆地去点。点的同时,你也要观察(0,0)的亲家(L,0),一对欢喜冤家。
) i, w9 K" q* C# w- o- X4 Y有时候水平线不太好找,垂直线却相当的多。这样的场合,又应该如何调呢?
" F9 [% C- _0 V7 A许多人不知道,Ptgui其实是有辅助线的,如果这么出名的一个软件都没有辅助线,怎么说也说不过去。按住中垂线下边那个小三角形,往右一拉,辅助线就出来了,想多密都可以。这时候的线条之多,以至于让你找不到中水平线在哪儿了,我又是如此的喜欢中水平线。
" w* O4 U- n: A4 [$ k8 y  v如果垂线往两边分,估计一下歪垂线之间的中线(垂线不可能很多,估计那儿不倾斜位置),用中心点工具往下压,轻轻地压,你会看到那两边分的垂线慢慢立起来,差不时,就OK了。
5 [6 I: _) M% Q/ `. P7 d( G, l8 `$ t5 O
对于全景图的主视角,(90度的初始视角)是有讲究的。不过比较起来,原始图的这个2:1的效果图,更有讲究一些。在把水平都调好后,用中心点工具,把画面最漂亮,角度最完整的一面转过来。这样,就可以输出了。
1 ]. L' t. O; K4 v7 d记得,要点保存并发送到批量拼接器。这个工程文件,甚至比你输出的全景图更重要。因为它,可以让你做的所有工作,保存下来,不用再做第二次。
/ D7 \  F/ A' e( A* Z5 z7 ^输出图像尺寸,因人而已了。如果你觉得计算机处理图片的时间过长,就把图像改小一点,平时用的话,6000*3000够了。如果你觉得电脑在输出图片时,你已经无法进行另外的拼接工作时,你可以点暂停按钮,让电脑歇歇。等你做好后,点燃一支烟时,才上电脑接着干活。/ H1 n+ T# u! C
希希视觉 | 2012-11-23 21: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jwleuro 发表于 2012-11-23 12:16
6 X7 x% M. q3 G% z( N是这么个理!俺在几年前就开始这么干了。

( G4 f: u8 @& l- |9 z3 d8 |/ L在这儿分享经验的朋友很多呵,一并感谢 。
希希视觉 | 2012-11-23 22: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360RRS 发表于 2012-11-23 10:48 % r% e' N- P- G! G4 ~% `' [
看到这里会有争议:澄清一下,纯玩学技术和商业拍摄是有区别的。有些场景是给你只有一次机会去拍摄,因此记 ...
3 y' Q. c3 ^1 c
老大,你说婚礼摄影吧,一生只有一次,错过了不再。
hkaxiong | 2012-11-23 2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kaxiong 于 2012-11-23 22:31 编辑
# f1 y/ n3 t/ C
希希视觉 发表于 2012-11-23 21:41
# N9 I9 T3 b! d. S! ^, y, U: F如何把图片调直。
, T9 h1 M+ n, s7 A8 `. q0 f$ `9 B* k; Y% }
一般人用的工具,应该是选“编辑整个全景图”工具,再用右键或上或下扭一下,以为这样 ...
1 q) u( D6 O( h8 R4 K: A0 Y+ F9 z
楼主辛苦了。谢谢您的分享。
% ]) T% A( X; C4 V3 z0 ~& b0 _! O
# p% _; i& H  ~/ s1 U这个如果能配图就更好了。
希希视觉 | 2012-11-23 2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德曼 发表于 2012-11-23 12:54
+ v" v6 [7 g5 t' j1 ?; N" G, H2 {6 r出书~要严谨用词,"尽量","最好…怎么样"这种有背于"严谨"的词"最好尽量"不要用
4 ^. B$ q* q- W
用什么词是我的事呵,你不知道技术说明书上也有各种不同说法不,因为有些东西并没有唯一答案,只能建议采用,不提倡什么的,用了也没什么错。
# e$ T9 o# w3 B. t( E连网页代码也那样,非标准用法,不提倡,不建议使用,但你用了也没什么问题。
古德曼 | 2012-11-23 23: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希视觉 发表于 2012-11-23 23:10
4 s7 W2 l* x1 t用什么词是我的事呵,你不知道技术说明书上也有各种不同说法不,因为有些东西并没有唯一答案,只能建议采 ...

. ]7 m4 Q. W3 Z% ~* x当然是你的事,难道是我不成,哈哈.这种口吻回答的作者我还能说什么呢?你要出书啊?粉丝都没有,出版社稳赔不赚
孤独求醉 | 2012-11-24 1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发的东西,无非是拿来主义。整体感觉你跟大多数爱好者一样的水平,不同是比较喜欢教人。
7 ?8 J9 y0 _: X" f1 G7 X别人说你抄的,你说是你改的。这叫我说什么好呢?老师?
6 C, \3 z5 p0 C. B* a2 z5 @联横合纵老师的讽刺也听不懂,无语了。
cinta | 2012-11-24 1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每天 来这贴逛一逛……
BH7NLJ | 2012-11-24 13: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H7NLJ 于 2012-11-24 14:50 编辑 6 C- ?$ z3 L* L0 o
; f: |, L' A& B
我持不排斥态度,对于有用的,咱吸收,没用的读一遍也没坏处。9 e: m8 I: E; ]. k' j$ B  z
爱迪生一生共有1200次失败,但他却认为找到了1200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 ]% t( y# j/ `* K! L9 |: j! x: g! G1 i9 t; w- y

4 c0 \6 O. F" s6 ^真希望楼主能顶住压力,有争论才有是非。真理越辩越清楚。1 ~+ Z2 O8 m& H& N3 l
. x7 j) |: m& p, x6 j/ ~& s
, l, F1 Z! d$ _& F7 d( P
我反倒希望大家在坛里多发一些有争论的照片,别尽发好的。失败的照片经过讨论,才会有提高。
2 m7 Z& \. b+ W
希希视觉 | 2012-11-24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4 19:36 编辑 " X# ~1 M. \" p2 @$ f: G! O' W( [

6 w& e( D, ~; n  R- l' l% q/ y
如何把图片调直。
全景图的调直看起来很难,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搞懂在调整全景图时发生了什么就可以了。
0点,-L,+L,-0.5L,+0.5L。这看是五个点,其实是四个,两个边是重合的。
我们先做第一步,找到一个水平点,然后用左键把它移到画面的中心。假设某个点,它为(a,h),移到了画面的中心,它的对称点(a+L,-h)也回到了水平边线上(L,h)。画面上有两个点纵向没有纵向变化,它们是谁(a+0.5L,0),(a-0.5L,0)。这两个水平线上的点,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可以看出来,它们距你a点的的位置距离相等,方向相反,都是0.5L。有意思吧,在它们的两端,图像分别向两个方向扭曲,正弦波形。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说明书上说是用右键,把扭曲的图再扭一下,让它变水平。不过这个方法,并不太精确。为什么呢?
1、    如果你鼠标按下的点不在两个中心点,+-0.5L位置,也是这两个点跑得最远,扭曲最大,呈对称分布。
2、    即使0点是水平的,但是你能参考的点却多半不在+-0.5L的位置,你也没法精确调水平,因为走得最远的,不是你爱人的心,而是那两个对称点,永远是他们(-0.5L,0)(0.5L,0)。
这个工具不好用,我一直都不用它,我只用后边那个,“中心点工具”。有人要说了,中心点那个东西,千万不能点,一点后,整个图片都乱了,只有再点下“拉直工具”才能还原。这个“拉直工具”很讨厌的,它把你用右键扭的效果调回来了。
如果你看懂了的话,就可以放心地用中心点工具在图上乱点了。非常,非常的简单,如果你觉得哪个点应该在水平线上,就用中心点工具去点它就可以了。答案,就这么简单!
这个工具,可以很轻微地,有针对性地修正水平。而那个用右键上下拖的工具,它调整的永远是(-0.5L,0)和(0.5L,0)两个点的幅度。
下边来看如何找水平。
公路,田野的尽头,肯定是水平。湖面总是平的,河水总是由高到低。人的身高,不论远近,也是水平;门,窗户的大半位置,一层楼的半层,这些地方,你都可以大胆地去点。点的同时,你也要观察(0,0)的亲家(L,0),一对欢喜冤家。
有时候水平线不太好找,垂直线却相当的多。这样的场合,又应该如何调呢?
许多人不知道,Ptgui其实是有辅助线的,如果这么出名的一个软件都没有辅助线,怎么说也说不过去。按住中垂线下边那个小三角形,往右一拉,辅助线就出来了,想多密都可以。这时候的线条之多,以至于让你找不到中水平线在哪儿了,我又是如此的喜欢中水平线。
如果垂线往两边分,估计一下歪垂线之间的中线(垂线不可能很多,估计那儿不倾斜位置),用中心点工具往下压,轻轻地压,你会看到那两边分的垂线慢慢立起来,差不时,就OK了。
对于全景图的主视角,(90度的初始视角)是有讲究的。不过比较起来,原始图的这个2:1的效果图,更有讲究一些。在把水平都调好后,用中心点工具,把画面最漂亮,角度最完整的一面转过来。这样,就可以输出了。
记得,要点保存并发送到批量拼接器。这个工程文件,甚至比你输出的全景图更重要。因为它,可以让你做的所有工作,保存下来,不用再做第二次。
输出图像尺寸,因人而已了。如果你觉得计算机处理图片的时间过长,就把图像改小一点,平时用的话,6000*3000够了。如果你觉得电脑在输出图片时,你已经无法进行另外的拼接工作时,你可以点暂停按钮,让电脑歇歇。等你做好后,点燃一支烟时,才上电脑接着干活。

; }+ [7 u4 K2 ?9 m6 a" [
希希视觉 | 2012-11-24 19: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希视觉 于 2012-11-24 19:43 编辑
3 I% n; A7 K6 X* O; D
孤独求醉 发表于 2012-11-24 11:37
, h. q0 _' k5 Q: M看了你发的东西,无非是拿来主义。整体感觉你跟大多数爱好者一样的水平,不同是比较喜欢教人。
! ^* ~7 i' z$ X别人说你抄 ...
! ?6 K0 v. d: R0 u( {" D/ H

- W& a2 S; ]+ o; D- n% z如果你不喜欢,你就不来看就是了。我的水平是不怎么样,只是我敢写出来,# C3 a( d0 r% ]/ V1 u0 f( R/ [
你要觉得你更行,你也可以写,  T. R8 A9 D+ q& O# ^- M+ [3 G( g
怎么说呢,我也欢迎大家讨论。只有我一个人说,太没劲了。0 R/ _" K' S* I
说实话,这些拍摄呵,拼接呵,本来就有软件的标准说明书。我可以直接翻译,你以为我翻译那些文章需要多少时间吗,我看那些和看小说没有区别,只是打字需要时间罢了。但我没有翻译那些,昨天我写的调直方法,以至于都没有提到说明书上的用左键可以拖到中心点(因为我一直用中心点去点,早忘了,那是个笨办法),
5 v& \0 `& y% ?' B技术的资料往往相似,我不相信,你可以相机操作,可以跳出相机的说明书内容范围,另写一个相机说明书出来。
# c; G7 J2 J, B
( p- P  }0 ~, n5 ]+ l& x" c- Z: N
希希视觉 | 2012-11-24 2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不好,不写技术了,想到哪儿写那儿。& K. V, m! I6 C$ D/ `/ a1 k

9 ?/ M' N" f, m  b全景摄影,虽然名字叫摄影,坛子里高手们都不说摄影了,都在讨论后期技术。但是真正懂技术的人,才不会在这儿瞎嚷嚷,生怕别人学走了技术。
, k# R7 [" G, }1 L! v3 q3 L! I所以,就分成了两群。懂的,不说;说的,不懂。懂的人都忙着挣钱呢,会来这儿,也是找找资料,看看热闹,潜得深着呢。
. p- B. R& l" d- G7 P- m% R是的,我是有商业目的的,我不是傻瓜,自己懂一点,迫不及待地要告诉别人,对我有什么好处。
# X( A, @! l% T5 ^, i2 V我把一些东西讲了,对我有好处,但是对于学习全景摄影的朋友来说,也有好处。说得不好听一点,我可以不用一幅图,把ptgui讲透。我根本就不用翻说明书。那点说明书,我两天就可以全部翻译完成。即使有生词,我本来就是个摄影师,还有什么摄影术语看不懂的。4 Y+ ~7 |8 Z/ u; o6 [
Ptgui,我可以毫无保留地讲完。只是有些细节,不重要的细节,不用去讲。
- L, a& l, T$ C2 O4 u+ L6 e5 I我知道,有一个巨大的商机包含在Ptgui里,但是我不会说,更不会往那方面讲。现在,我连硬件都没搞出来,去讲它做什么。
8 D/ t5 s6 k0 w$ ~7 t. I$ ^0 b& M1 CPano2VR,这个软件我用得少,就是用它来除底。用它可以打些球面镜似的底图,看起来很漂亮的,也少了去底的不少麻烦。对于做单幅图,它是够了。功能也不错,除了去掉软件名称的右键外,还可以打上自己的标识,似乎是相当的完美。
- Z: h% o* i/ q2 W4 x  Y3 Z) v) K; P但是,我还是有一层隐忧。现在的互联网,不是传统互联网的时代,而是各种平台相互争霸的年代。手机,平板电脑等。车载导航这个东西,好象和上网没什么联系但是它的地图产品,在不久的将来,它也可以展示全景图。甚至车站、码头、机场、地铁街头等的触摸屏系统,不久的将来,它也可以拥有全景展示功能。只要有应用价值,就有人去开发,今天没有,不代表明天没有,也许你不知道,早就有人在做了。0 g/ T; T# O0 u3 w* O
如果你做一个全景图,只有电脑可以看,手机不能看,平板不能看,在GPS上看不到,在触摸屏上看不到,你是什么感觉。一定是痛苦!Pano2vr就是这样的,我没看到它可以出支持可手机浏览的全景图。我手里的软件版本有些老,不晓得目前的版本怎么样。
, m1 c7 V; [, [! @包括“中国全景摄影网”,也有这样的担忧,因为它目前展示的flash,是手机所不能支持的,手机的系统,以后也可能不会兼容flash。
. q$ e8 K2 f& u6 e2 Q" P7 P我个人不是学中文的,也不是以写文章为生,遣词造语不当,废话连篇,但是我说实话。  w& E0 B1 @- Z
昨天晚上没事翻资料,发现全景居然是一门“古老”的技术,我居然翻到了2007年别人写的全景技术的文章,还说什么,全景在“互联网时代展开翅膀”什么的,有很多挺有意思的资料。文章谈到了Helmut以及苹果的kuicktime什么的。我的天,我以为是新技术的全景技术,居然还有那么长的历程。都五年了呵!怎么还没有展示“翅膀”呢?
4 V+ W& V( y  p8 G! G: s, {我怎么现在才知道有全景这个东西呢?/ \! S1 u; H4 p; |/ _2 d2 C
论坛还是可以,把我原始发上去的文字都保留着,这样后来的人,看评论才看得懂,不然我改了,都不晓得别人评的是什么意思,我可以补充,相互印证,哈哈。. a5 C7 D( S. o
希希视觉 | 2012-11-24 23: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闲聊,应朋友之约,再写一篇:6 o7 t# W) a: [$ C% `

, t1 ~% g" N9 v5 R! y5 j( E全景图如何完美补地( J* [2 O3 i* ~* G

9 Q8 F& O; y3 M, j5 w7 c论坛里的人都希望我讲软件,我偏偏不讲补地技术,但是每一个字都不离开如何补地。如果哪个朋友愿意以同样的题目去写,也欢迎一并贴出来。# O; [/ i8 }$ J! c
前期与后期,是全景摄影 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前期好了,后期好做;后期做不好,要去前期找原因。前期与后期,其实是相辅相承的。2 G5 A0 F6 Y2 k' H/ K
补地,可能是全景摄影 过程中遇到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前边有朋友问到这问题,要我讲视点校正的方法。我当时说了,那是个没有办法时的办法。平常的拍摄,根本就用不着它。' F" s6 ~/ B& V. x$ m2 T
如果你每张照片都需要那样处理,你一定体会不到全景摄影 的乐趣!
  @; e4 p) W9 @9 s先说下自己的拍摄方法和怎么补地。说实话,我没有全景云台,那个装备携带起来确实不方便,平常出门,我只带一个没有独立云台的脚架,上边只有一个球头。那个长条形的快装板,是被直接拧在球头的螺丝上的。这个装备,只能水平拍摄。我也不用校正水平,也没有分度器,前后左右拍四张。' s8 W8 u. U5 L% k' l3 z& n
然后,然后这儿就是很重要的了,我把相机中轴升100MM,把脚架往后拖100MM,拍一张地,然后保持镜头节点不动,拍一张天。接着,把脚架反向拖200MM,再补一个地。两张补地一交错,其实需要补的,就只有脚架底部那么一小块了。% e, O# x" F3 v; Q  {
当然用全景云台,不用这么麻烦,这样的方法太考验人了。
, G+ q; V! K$ B, A' H& `  p7 T; R全景云台的补地角度,应该在30度的视角以内。这么一小块以方,你不可以找块平整的地方放置相机呵,你偏要要找脚下是图文并茂的内容!" O$ p4 d$ `. Z+ {0 {. X! ^6 v$ @
正所谓“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呵!”
/ Y% ^) h- B8 s6 c0 [0 ^有一次在成都的浣花溪公园拍全景,我脚下居然是一首唐诗哦!
: S2 c3 s3 _& s) Q8 m当你用PS把bottom 图片打开时,可能会有些困惑。其实,你不用担心,PS可以帮你把一切都做好,连没有的东西PS都可以加上去,何况补地,又是一块干净整洁的平地!8 K$ c& c* g" C2 t
选出你需要补地的地方,按一个Shift+”F5”,在“填充”面板的“使用”后的下拉箭头下选择“内容识别”。
" X3 |! i1 ^) V% `. k) V暂停!先别忙着敲回车,先做什么。先闭上眼,双手合十,虔诚地默念三次:“万能的PS呵,你显显灵吧!”。记住,一定要心诚,心不诚肯定不灵。心诚的话,PS可以帮你完美地修好地面。5 Q3 f2 w2 f4 \: G
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一试,你做好选区敲回车,PS把没脚架的位置也插了个脚架进来。我一敲回车,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几个脚架全没影儿了!
4 v5 x# X' Q' D; u9 G为什么会这样?因为PS也有它自己的语言的,我可以通过“通灵”的方法告诉它,我需要什么效果。你的想法,PS显然没有领会。
$ x: X; |; @1 N! T/ R( B仔细想想为什么!$ P: s# q$ Z1 H! r; L
“自动内容识别”,用它对付那些零乱而没有规律的图像很有效果。关键是要怎么让它乱得自然,乱得合理,乱得象那么回事,关键的手段,就是你怎么和PS进行通信的能力了。
: @) |( ?0 q" h8 d5 u如果地面是有规律的线条,这才是最让我头疼的内容。不是我处理不了它,而是这需要一些时间,不象“自动内容识别”那么快捷。- a( ]6 c7 H7 L7 K8 D" y
鼠标指向PS菜单的滤镜,打开“消失点”,延着几条斜线再建一个平台,你想怎么发挥都可以了。3 @3 K( M$ V* V# |+ g  a
如果你真想用那个“视点校正”,倒不如学这个“消失点“来得快些,虽然他们的功能都差不多。2 ]0 h8 ?& i! H# W" ]. e0 W* D
俗话说:“All ways lead to Rome!.”只要你能达到你的目的,不用在乎用了什么方法。
& |7 {' c9 g. o, z托尔斯泰说过一句:“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把它转为:”技术文章大抵相似,观念办法各有不同。”如果我真谈“视点校正”的用法,肯定就和说明书上的讲法差不多了。& {, S& i# B  N9 ?
今天已晚,谢谢看贴的朋友。
7 r# [0 t* S7 p# D" `& y$ R
9 e. k; ?; z; m7 h+ P
360RRS | 2012-11-25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希视觉 发表于 2012-11-24 23:43 4 B& O1 @9 u# U; J6 M) _, f4 i5 J/ N$ `
没事闲聊,应朋友之约,再写一篇:2 ~  ^5 j, x1 {( i

3 ?5 @0 [( C. q+ \1 r4 o全景图如何完美补地
4 S# B  @: O1 x! n0 F- b9 y
楼主渐入佳境。顶。如果再详细讲讲PS菜单的滤镜工具“消失点”,我想大家会更关注此贴。谢谢楼主无私分享。最好上图,图文讲解更好。
希希视觉 | 2012-11-25 22: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讲到了内容识别填充,讲得玄而又玄。没一点实际效果。我想了一想,还是传两张图上来。, m: v, T- D! S$ s
1、        内容识别,你可以把不同的块子,用不同的选区框出来。软件大致可以知道你的想法。你只选一个选区,天,谁知道你想要什么效果!
6 K8 ?6 o3 M- g2 T. x8 ~) D2、        一些复杂的接口部分,先不管它,下一步再处理。选区尽量要需要的留下来,不要框进去了。有时候软件会把这个接头往里接。
& k/ I; \: ~% O1 I8 w3、        比如一条砖缝被脚架划破了,很容易用“内容识别“把缝连通。大的块子软件当然不知道补什么。但可以通过修补工具补上。在修补工具上点“源”,把需要补的地方选上,去找一块和它相似的地方,按下鼠标时不要松了,先左右上下动动,那需要对齐的缝子对齐了,再放松手。# l9 l9 v1 t! w9 `& f! `8 m. M4 I
4、        首先用多选区内容识别功能还有一个好处,它可以把一个需要处理的复杂块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块子。在进一步用“修补”工具时,可以框选下整个待补部分,不会因为选取框是经过深色形成“污染”——深色块向外扩散现象,我称它为“污染”,你直接选取部分脚架进行修补的话,就会有这种讨厌的现象。
& |( @( d8 [1 Z7 C5、        如果画面是整齐的方块什么,根本就用不着“消失点”,因为我们的视角是垂直向下的,地面的线条平行的,太给力了。下边我附上两张图,不详细说明了,你仔细看下蚂蚁线,就明白多选区是什么意思了。
7 Y4 Y& H8 W0 m2 S' u! t1 ?0 D7 R6 P+ ^; a! G+ I% p5 i
两个底图,分别有三个过程的画面,认真想一想,你就会明白的。* \$ ?. J2 @1 o& k
9 S1 a8 ]3 r$ k6 M8 t
show2.jpg
0 `# J8 Q( g8 f; i
# o) `1 h+ k* n; S5 C6 \- @  [! M$ E show1.jpg
希希视觉 | 2012-11-25 23: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Ptgui如何完美补地(续)+ ^) U+ B9 `' t' L7 P9 N0 x. V! i) o
) G7 U6 D) L0 b1 m
开始讲“视点校正”了哦。, @, O. q" i! F  j
不过在讲这个之前,肯定要先讲一下什么叫“混合优先级”。用“混合优先级”的同时,我们肯定要用到“蒙板”。9 Q! g0 G6 l1 B% m1 W5 K2 F- T
先问一句,PS里的“蒙板”是什么意思?
& e) ^0 _( N5 O6 a教科书上说了,“蒙板”就是“选区”,“蒙板”也是“通道”,“蒙板”就是黑色,白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灰色所包含的内容。白色表示选择,黑色,代表不选,不同深浅的灰,代表着部分选取。4 y  H) Z+ X1 k0 M1 y! b
如果你明白PS软件里的“蒙板”是什么意思,到Ptgui里,也不难搞懂“蒙板”的意义。只是在这儿,只有选择和非选择,没有部分选择。(当然软件实现了部分选择,但是你不能象PS画笔那样画不同深浅的灰度图)。
( O# ]1 I! ]6 C" p在拍摄街景时,总是有行人来来往往。自动拼接的图片,往往会出现半个身子,一只脚这样奇怪的现象。这时候,“蒙板”手段就显示出来了。
7 v( z5 u) V& W0 Y你可以让半个人整个显示出来,也可以让那只脚消失。只需要打开“蒙板”工具,用红色,或者绿色的画笔在画面中点点画画就可以了。
' d. c5 r9 |1 G操作技巧:& C$ H$ n3 ~7 _  [
1、        画笔大小要随时调整,快捷键是“K”,“L”,当然也可以点“蒙板”菜单的“画笔尺寸”直接调整到位。
8 Y1 g) ]( c: B$ ^$ z2、        可以用油漆桶来清除,也可以用菜单来清除,至少你也要把画笔改到100来擦除吧。
. X0 G! b4 r  I' j: [# {3、        尽量避免在一个画面里既用“选择”画笔蒙板,也用“排除”画笔蒙板。这样很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在曝光不同,需要过渡的地方。- T4 I; T7 f& v  i
4、        除了去除半个身子的行人,在处理天空,当需要漂亮的蓝天时,可以通过多次曝光,再用蒙板来实现。这里再一次的强调“过渡”这个问题。
3 ~7 t7 s4 U$ i2 l% o) k5、        当你用蒙板画笔点一下某个地方,不仅是那个点,发现一个大的范围也变化了。为什么,我们可以称之为“渲染半径”,当你点此点“选择”它,它和“非选择”之间,需要一个过渡范围,不然就会产生生硬的边界。这也是在前边讲过,不要在一个画面很接近的地方既画红色,又画绿色。在一个范围内,你要么画红色,要么画绿色,让软件自动去做这个“渲染”。2 Q- i$ o: B9 d
希希视觉 | 2012-11-25 23: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合优先级”工具
# B8 i: x$ d/ ?5 X# V$ n除了蒙板,能对画面起选择作用的,还有个“混合优先级”工具,非常的好用。虽然它需要你手工输数字,但是当它结合“蒙板”工具使用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C. o* a: Y! S/ M# m
这家伙藏在哪儿,还真不好找它。. Q( v3 f3 P  W8 z% N9 z
点一下“图像参数”选项卡,图像的参数都出来了吧。/ s7 Q9 ?( x1 |& M- I' O' A
你看不到?好吧,点全屏,再看右边,有“混合优先级”几个字,下边清一色的“100”,就是它了。你把某个图的100改为1,返回“全景图编辑器”看看效果,呵呵,你看到效果了吧(那张图的边界突然变小了很多)。(“全景图编辑器”一定要切换到显示接缝模式,还要把那个“显示数字”打开,这样才便于我们观察。)
% e+ z, g# r9 _6 {% }) E“混合优先级”最小为1,最大100,大过100也是100的效果。这个工具可以简单地实现不同曝光合成图片的功能。你需要把另一个不同曝光参数的图片改为小于100,默认它就不显示了,因为有比它更优先的内容可以显示。
% J3 m8 r" t6 b. W& B这时,你在另一张图需要隐藏内容之处用蒙板工具点一下,或者在这个优先级低的图片需要显示的地方点一下,这个非优先的内容就显示出来了。不论你用哪种方法,在“选”与“不选”之间,记住我说的那个“渲染”过渡,你就可以实现完美的多曝光拼接,不用那个HDR和“曝光融合”了。
* e& f3 M, I" e# O4 S- u- A5 b" s前边我好象提到过平时我的包围曝光是“-0.7,0,+0.7”,而另一人的结论是“-2.0.+2“,这样大差距的曝光的图片,是不可能拼在同一张图上的,只用HDR和“曝光融合”才能处理了。这样的处理难度,强度,对电脑配置的要求,都不一样了。当然真的需要“-2.0.+2“这样的高反差场景,也不是不能用。最多不过后期麻烦一点罢了。
2 @, Y) Y6 v2 Z8 ~; p: ~  N+ y说完了”混合优先级”,再讲那个什么“视点校正”,就没什么困难的了。“视点校正”,需要手动为四对图片添加控制点。
( F+ V% e# o1 I4 r/ ~晕呵,我想到“控制点调整”和“控制点优化”都还没有讲,这个“视点校正”,还是讲不成。
% N6 a+ C3 D8 u6 Y) Q5 M# Y
希希视觉 | 2012-11-26 00: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9 P3 E4 L/ K$ B; V5 N在古羌之都,在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县---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境内有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的好去处:那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那里有如画般的自然风光,那里有碧如蓝天的群海,那里有神奇的传说,那里有古朴而宏伟的羌寨碉楼,那里有让人感悟人生的羌族风情....那就是“叠溪-松坪沟”风景名胜区。
( ~3 R9 n& L/ _9 r1 f( i% v) E+ X; G+ T& ~0 ]6 k  s/ K1 \
看了鱼眼龙老大介绍的发全景图的方法,先试着发下。看行不行。也许我可以写点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 H% S, c9 o( y% p  i+ [( L, W
360RRS | 2012-11-26 2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展示了独脚架拍360全景图的功力。如果有机会用到高质量的节点矩阵接片云台一定会有感慨:这么好用省心高效率。吃过苦头的人一定会感到什么是幸福。
360RRS | 2012-11-26 20: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仗还要用高精度装备啊!
夜里抽烟 | 2012-11-26 2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并不符合好摄影师的标准,从黑白年代开始,我拍风光经常一个地方去好几次,年头去看了可能年底去拍,今年拍了明年还去拍。陈复礼肯定也不符合好摄影师的标准,他上黄山十数次,每次提一箱胶卷。风景相泰斗薛子江看来更不符合,他在六十年代写的“怎样拍风光”的一文中就讲到选好角度,多次去拍同一风光,直到满意为止。; a4 X" G+ d8 b
都OUT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M3 X) R  N/ d& t$ y8 a! h+ U
联版,这段话是有来历的,我们这次北京培训的时候,老外摄影师说得,他主要针对的是对于到客户那里拍摄的这个要求,是说要在有绝对把握拍好的情况下才离开,换句话说只要自己觉得不是太好的话就在自己离开前再补拍,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如果时候再去客户那里补拍会让人觉得很不专业,并非是所有的拍摄,包括你说的风光之类的吧
希希视觉 | 2012-11-26 23: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11/26
- `. K. V- Q8 Y4 J; H$ p/ t6 [: f今天成都的天气很好,上街拍很多照片。成都的冬天,总是阴沉沉的,想碰到一个好天气,真的很难。
7 w1 M2 p3 G/ J8 }/ g. Q5 F2 @, v如果一个外地的全景摄影师,拍成都的全景想超过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天气,不可能会那么迁就你那么的听你的话,也许你等上一周,也等不来好天气,而拍照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了。
" D/ @, `" [/ P9 G1 x7 T* b而我一直呆在成都,总可以等到好天气。平均在一年的时间里,成都会有那么几天,会看到四周的雪山,在日出的时候闪耀着金光。象这种情景,外地的游客哪容易拍到的了。# Q( h+ o2 X/ w5 o
前边goodman版主,好心给我提了些建议,我却没有领情,说什么,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现在想来有点冲动,也是因为那时候情绪有波动吧。4 f3 Y) x3 v0 {. V, o! i6 x
说好说不好,总是人家给自己的一个提醒,我的文字本来就烂,还不允许别人评,这也太顽固不近人情了。2 D3 G- g* c2 T. s5 q4 x
今天拍到了武侯祠,其实是我等待了好久的。我一直想等到银杏金黄的时候,在阳光之下,在光影交错之中,捕捉到武侯祠那个神秘与庄严,今天终于如愿!
! b* j3 X. H& r4 U/ g( U' U时间不早了,我还是开始写今天的一段文字。$ _' x' E( v) _: p  K
希希视觉 | 2012-11-26 23: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景图的拼接与优化2 _' _; z' P5 f/ ^0 y. _% Z$ x
其实这段文字,应该放在蒙板的前边的,不过看贴子的朋友,有哪个没有拼过几张全景图,都是有实战经验的熟手了。有了一些操作实践,再看我写的字,这样其实也不错。
5 o: I9 o+ I: \+ n4 D我一直想强调前期与后期的关系,在拼接这一段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为什么软件找不到控制点?为什么图片会错位?你就会在拍摄中,尽量地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8 y4 X4 D- I# f& l先说常规流程。
- C# u# F! M7 p: `, P. U“载入图片”,“对准图像”,如果拼接成功了。点“优化器”选项卡,准备优化图像。“锚定图像”和“优化镜头视角”不管它默认就可以了。把“将镜头畸变减至最小”后的下拉框选取“严重+镜头位移”,如果你拍的照片问题多多的,选这个正合适。" d/ p% j* n( J% @7 @
点“高级”后,把“全局优化“前六个全勾上,“水平修剪”和“垂直修剪”不管它。再点左下方的“运行优化器”。$ n1 E9 U4 k3 V3 v7 ^7 p
好了,把工具栏里的“控制点表格”打开。 点一下“距离”,让所有控制点按“距离”排序,如果上边的数最小,就再点一下,就成倒序了。看看软件对你拍摄图像的评价。大约有五种评级吧。我就不多说了,你愿意,可以把距离最大的一些删掉,再按“运行优化器”一次。如果觉得不错,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环节。比如“蒙板”或者“调直”。看各人习惯,没有固定的先后次序。: y( }8 B7 D) u- B3 _/ B
最常见的找不到控制点的情况,容易发生在天空,因为天空有时候就是大片的空白。只有那么一小点儿供你发挥。有时候啥都没有,只有飘动的云。这时候就需要手工加控制点了。) t5 t/ M& m" j
说到这儿,我想谈一下全景图的结构。想到有人在全景图原图上直接PS的事,不说一下,好些人还真不知道图片的上边和下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碰它。2 V* g- P. k1 x, U) q* O" d
假设拼好后的全景图为4L*2L,中间有块4L*L是前后左右的四张图。那么上边和下边的4L*0.5L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上边和和下边当然就是正方体的上盖与下底。边长为L,面积为L的平方。可问题是,4L*0.5L=2L平方,这就相差一倍了。谁偷走了那一半?
6 ~9 |5 F6 e  {' m现在来做个实验,找一张全景图,把上边4L*0.5L那块裁下来,把纸条竖放,然后画上很多的细密的“Z”字,沿这些“Z”字形的折线,把长条纸剪开,注意到边时不要剪断了,这张纸就成了两部分,每部分形成了象梳齿那样的结构。7 `! g; f6 Z+ [
下一步,我们把梳齿的部分向内,按L的长度就拐一个直角弯,那些象梳齿的部分自然就紧靠在了一起。当我们把四个边长按L卷接在一起,形成 一个正方形。这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 \5 o( }( V2 S你看到的就是全景图的完整的顶面图!
+ a3 O2 x% ?9 `* H8 H+ e是不是很神奇,到这里,你就明白为什么不能用PS直接动全景图的原图了。
& w8 D7 C' T% F/ j2 `. U8 C讲完全景图的构成,我们再说天空。如果你想避免太空旷的天空,可以在拍没有建筑物的天空时,把天空分为两张来拍,东边一张,西边一张,这么,控制点就有了。
5 ^& H+ t3 X% T, d还有一次,还是刚开始接触全景的时候,我试拍了张从成都到都江堰的动车。
" h( A  F, V% {7 F真的是动车,它窗户里的画面一直在动,但是总有不动的地方呵,软件怎么也找不到控制点。原因何在?
* V4 A$ e# v" Q& Y( e( f原来是画面太对称了,我自己都搞不清哪个是左,哪个是右。想明白这个后,我自然会在拍摄中避免太对称的画面。你可以往一个方向走一点,或前或者后一点,就避开这个对称的问题了。2 ~9 Y: y, d( _( j
还有一次,是拍的夜景,地面上黑成一团,软件也找不到控制点。我想的对策:是不是应该再拍一张过曝的图片,让软件找到控制点。这样那张正常(或者说欠曝)的图片就有了依凭。
6 L0 }. l. d  Z' w6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